第2周(周一)判断推理解析
第2周周一上午判断:翻译推理+真假推理
(本部分共35题,参考时限35分钟)
1.D【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
①获得会议邀请函→提交英文论文且评审通过
②张→马
③李提交德语论文
李教授提交德语论文,未提交英文论文,是对①式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李教授没有获得邀请函,即李教授没有参加此次大会,排除A。根据条件②张→马,张去马肯定去,张如果不去的话,为保证这3教授中至少有一人参加,则马教师必须去。所以根据以上信息可知,马教授一定会去参加。因此,选择D。
2.C【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题干中翻译为:①从严治党→从严治吏;②党永葆纯洁→唯有紧抓干部的清廉从政,坚决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永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抓干部的清廉从政。A选项是对①式的肯后,肯后应是无必然,所以排除;B项类似对题干式子否前,得不到答案;C项是对②式的否后,根据否后推出否前,得到结论正确;D项肯定②的后件得不到确定答案。因此,选择C。
3.C【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
(1)价格稳定→限制出口
(2)价格上涨履行合同→亏损
(3)限制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被取代
A项:题干是因果关系,不出现化肥、农药施用和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的这一原因时,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不得知,排除。B项:严格限制大葱出口,是对(1)式的肯后,肯后不必然,排除。C项:价格稳定→国际市场份额被取代,可以由题干(1)、(3)递推得出,符合题意;D项:为避免损失,企业会如何操作,题干中未提及到,排除。因此,选择C。
4.C【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A城市乱扔垃圾→没道德→没朋友→寸步难行,无法继续停留。A项,题干并未涉及B城市乱扔垃圾的情况,排除。B项,“道德修养高”隐身含义是不乱扔垃圾,否定题干的前件,否前不必然,所以B不能推出;C项,小李在A城市乱扔垃圾,根据肯前必肯后,可知他无法留在A城市,所以C能够推出;选C。D项,“没留在A城市”是对题干的肯后,肯后不必然,所以D不能推出,排除。因此,选择C。
5.D【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
(1)A入选;(2)B、C要么都去,要么都不去;(3)D→C;(4)E、B只需去一个。
根据题干A必须入选,E与B只需要去其中一个,至少有2个。如果E去,则B不去,C也不去,C不去是对(3)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得D不去。共有2个;假设B去,则C也去,D可去可不去,共有3个或4个。因此,选择D。
6.A【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胎儿的健康→孕妇健康→足量的钙质→喝牛奶。A项孕妇不喝牛奶是否定后件,根据“否后必否前”的推理规则,可得到胎儿发育不好。B、C、D属于肯后,肯后不必然,推不出,排除。因此,选择A。
7.B【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
(1)A是红色;(2)B、C同色;(3)D蓝色→E蓝色;本题的提问方式是肯定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果直接根据题干推导,会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比较麻烦,建议使用选项代入排除方法。A选项代入题干可得出:ABC均入住红色帐篷,则DE入住黄、蓝帐篷,根据(3)D蓝→E蓝要求,此时只需D入住黄色、E入住蓝色帐篷即可符合题干要求,排除A。B选项代回题干可得出:BD入住蓝色帐篷,由(2)与(3)可得知CE也入住蓝色帐篷,这样只剩A一位嘉宾,但剩下黄、红两个帐篷,这就与(4)要求不符合。因此,选择B。
8.B【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假日→主干道A和B发生堵车。
Ⅰ:如果主干道A和B在堵车是对题干的肯后,肯后不必然,所以错误;Ⅱ:如果主干道A发生堵车,但主干道B没有堵车,是对题干的否后,否后必否前,所以这天不是节假日。正确。
Ⅲ:这一天不是节假日是对题干的否前,否前不必然,所以错误。因此,选择B。
9.D【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只有…才”后半句推出前半句,题干可以翻译为:灵芝→湿度且昏暗,现在没有野生灵芝,属于否前,根据规则:否前得不到确定答案,因此Ⅰ、Ⅱ、Ⅲ均无法确认。因此,选择D。
10. A【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①小明→(小强且小林);②小强→(小燕或小芬);③小燕→不下雨;④小芬→30℃以下。已知7月20日,小雨,32至37摄氏度,小雨是对③式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小燕不去;根据32℃——37℃可知,气温不在30以下,是对④式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得到小芬不去。小燕不去且小芬不去,是对②式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得到小强不去。小强不去,是对①式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得到小明不去。因此,可知小燕、小芬、小强、小明都不去,小林的情况不确定。因此,选择A。
11.A【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游泳或者划船→不下雨。今天天下雨,是对后件的否定,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游泳或划船),即——游泳且——划船。因此,选择A。
12.D【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翻译形式为:
①法律专业→——管理专业且会计专业;
②金融或经济专业→——审计专业;
③——经济专业→——会计专业;
已知该考生一定填报法律专业,根据①式可得该考生也会填报会计专业,不填报管理专业。填报了会计专业是对③式后件的否定,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该考生也填报了经济专业。填报经济专业是对②得的肯前,由此得到考生没有填报审计专业。因此,该考生填报了法律专业、会计专业、经济专业,没有填报管理专业、审计专业,金融专业不确定。因此,选择D。
13.A【解析】题干中“见习生头三个月每月只能拿800元工资”等价于“所有见习生头三个月每月只能拿800元工资”,即可得到“有的拿800元工资的是见习生”。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14.D【解析】题目只提到了二年级的贫困生都交齐了学费,根本没有提过其他年级的学生,所以无法推出该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贫困生都交齐了学费,更无法推出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贫困生都顺利注册。另一方面,根据题目,只有交齐了学费,才让学生注册。就是说学费只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就算交齐了学费也不一定顺利注册。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A选项,通过题干中前两句话可以判断其是正确的;B选项“有些公共管理专业的二年级学生通过课余做家教来积攒学费”说明“公共管理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做家教是为了攒学费”,而事实是“所有申请到助学贷款的学生都交齐了学费”,所以他们认为公共管理专业二年级贫困生不可能去做家教。这种推理是没有根据的,因为部分二年级的贫困生完全可以通过做家教赚取部分学费,其余不足的部分再通过申请助学贷款的方式解决。所以B也是正确的。“有些公共管理专业的二年级学生通过课余做家教来积攒学费”,如果攒不到学费,就没法注册,因此“该大学有人没有注册,他们可能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正确。
15.C【解析】本题考查集合之间的关系,题干信息翻译如下:
(1)有的教授是足球迷,可以翻译为有的教授→足球迷;(2)所有预算委员会的成员一致要求把足球场改建为办公楼,翻译为:预算委员会→赞成改建;(3)所有的足球迷都强烈反对把足球场改建为办公楼,翻译为:足球迷→反对改建;(1)和(3)递推满足递推规则,得到:有的教授→反对改建,反对改建是对(2)的否后形式,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有的教授不是预算委员会成员,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16.B【解析】所有去杭州旅游的人都是北京人,翻译:杭州旅游→北京人;有些四川人参加了北京的旅游团,翻译:有些四川人→北京旅游, 所有的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翻译:四川人→吃辣。B项翻译:有些四川人→不是杭州旅游。由题干有些四川人→北京旅游,去北京的不能去杭州,所以有些四川人→不是杭州旅游,因此B项是正确的。
A项,有些四川人→北京旅游,逆否命题可知:不是北京旅游→不是有些四川人,与辣无关,排除。C项,杭州旅游→北京人,只知道有些人去杭州旅游了,但推不出有些北京人不去杭州旅游,故排除。D项,由于杭州旅游→北京人,但北京人是否吃辣不知道,也排除。
17.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翻译推理。由题干可翻译得:涉及国家军事、政治或经济秘密的论文→不属于公开的学位论文。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是: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D项否定后件,可以推出否定前件,正确。A项否定前件,不形成逻辑关系。B项,肯定后件不一定肯定前件。C项,题干是一个负命题,是对原题干的否定。
18.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翻译推理题型。根据题干,翻译可得:(1)被所有人尊重→尊重所有人(2)张三→-尊重李四。将(1)利用逆否等价定理,-尊重所有人→不被所有人尊重,再结合(2),说明张三不被所有的人尊重,即有些人不尊重张三。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19.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翻译推理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题干推理形式是:苇花飘飘→林溪去观苇(1);温度很低→林溪就不去观苇(2);林溪去观苇→天空晴朗(3),因为林溪观苇了,所以天空晴朗。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林溪观苇了是对(1)后项的肯定,肯定后项不能推出肯定前项,所以A项错误,排除。林溪去观苇了是对(2)后项的否定,否后必否前,即温度不低,而温度不低不等于温度很高,所以B项错误,排除。C项结论在题干中没有根据,排除。
20.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翻译推理题型。根据题干,翻译可得:(1)知识经济→工业经济(2)工业经济→科学技术(3)-科学技术→-知识经济。由(1)(2)可得,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即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是物质经济转化为知识经济的必要条件。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21.A【解析】题干可以简化为:(1)张飞或者李柏;(2)非必然;(3)李柏;(4)非可能不。根据模态知识,“必然”跟“可能不”是矛盾关系,即(2)、(4)必有一真、必有一假。题干告诉我们有两个是真的,两个是假的,这意味着(1)、(3)也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我们假设(3)为真,则(1)一定也为真,跟题干相冲突了,这意味(3)为假,(1)为真,根据(3)为假,(1)为真,我们可以推出张飞考上了、李柏没考上。
22.D【解析】题干中四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甲所说的内容可以推出丁说的内容,根据包含关系的特点“一真三假”得出甲说的是假的,作案者不是乙;同理得到乙说的是假的,即作案者不是甲; 如果丙说的是真的,作案者可能是丁,也可能不是丁,无法判断丁所说的是否正确;如果丙说的是假的,作案者是丙,可以推出丁说的真的;由于无法确定丙所说是否正确,所以无法确定作案者。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3.B【解析】张某和范某的话是相互矛盾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因此只有一句是假话则表明剩下的都是真话,那么也就是说黄某说张某胖,那么张某一定是胖的。故此选B。
24.C【解析】甲和乙的话矛盾,矛盾之中必有一真一假。本题为一真题型,所以,丙说的是假话,即这事是丙干的。故正确答案为C。
25.C【解析】四句话中,张华和李林互为矛盾关系,因此一真一假的属性。故而赵也、刘明二人必一真一假,如果赵真刘假,因此张华和刘明参加。如果赵假刘真。则赵也和李林参加,因此正确答案为C。
26.B【解析】四句话中,陈华和王明的话矛盾,必有一真。刘刚的话为假,故刘刚在家做作业。因为只有一个人在家作业,所以陈华和王明都没在家做作业,可确定王明的话为真,陈华的话为假。故正确答案为B。
27.A【解析】B说的他不可能是四川人与C所说他肯定是四川人为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根据题干所说只有一个人的话不可信即为假,得A,D都是真话,即他不是贵州人,不是贵州人,那么只能是四川人。
28.D【解析】由“他们中有三位绝不会说谎话”可知,四个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由老二和老四的话矛盾可知,说假话者必为老二和老四其中一人,那么老大、老三的话为真话,由此可推出老四中奖。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9.D【解析】甲认为冠军是A或B,乙认为冠军是C或D,两人的猜测构成反对关系,必有一假,可以同时为假。但是当冠军为E或F的话,三个命题都错误,因此甲和乙的猜测中必定有一个是真的,所以丙的猜测就一定是错误的,因此冠军就是D。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30.C【解析】题中,乙丙的话中,关于乙丙的排名明显矛盾,乙说丙在其前面,而丙说乙在其前面,因此两者矛盾,而三人中最多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因此根据矛盾关系一真一假的规则,甲说的话为真话, 即乙为最后一名,因此丙一定说了假话。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项。
31.A【解析】此类题最重要的是找到四个人之间的矛盾对话。乙和丁的话矛盾,又由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对了知,甲和丙两人均说错了,由甲说错知,这次甲肯定会得到这个职位,选A。
32.C【解析】题干中老师说学委的前半句话是对的,即物理考试确实不难,说学委的后半句话是错的,后半句话为:全班同学都能及格,这是一句假话,即这句话的矛盾命题为真,即有的班里的同学不及格,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33.B【解析】本题突破口丙和丁之间的反对关系,两人的话中至少有一句必为真。本题只有一句真话,故甲和乙的话均为假话。由甲和乙所说的话可知财主的钱在30万贯以上。假设丙的话为假,丁的话为真,则此时财主的钱财在30——40万贯之间,符合题意。假设丁的话为假,丙的话为真,则此时财主的钱财在50万贯以上,符合题意。即当财主的钱财在30——40万贯之间或50万贯以上时,才符合题意。D项丁的话为真不能保证甲乙的话为假。故正确答案为B。
34.A【解析】翻译题干。①姥姥:钢琴(A);②姥爷:视唱练耳→钢琴(B→A);③奶奶:(视唱练耳)且-钢琴(B且-A);④爷爷:-视唱练耳(-B)。“A→B”的矛盾形式为“A且-B”,故姥爷与奶奶的观点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只有一真,则其他为假,故可推出:不学钢琴,学习视唱练耳(-A且B)。故正确答案为A。
35.A【解析】(2)和(3)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又知四句论断中有两真两假,所以(1)和(4)同样一真、一假。根据信息可知(1)和(4)之间存在包容关系:(4)→(1),根据“一真前假”,可知(4)肯定为假,即没有邀请乙,(1)肯定为真,结合(4)为假可知肯定邀请了甲。因此,选择A。
第2周周一下午判断:归纳推理+原因解释+平行结构(本部分共35题,参考时限35分钟)
1.D【解析】由孰先孰后并不能必然性地判断谁的意义大或小。所以A和B选项都做了宏观论断,是错误的,而C选项则与题意相悖。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A【解析】由“感冒是由病毒、细菌及尘埃等引起,而非着凉的结果”可以知道,不着凉也会得感冒。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题干中只提到“病毒在很冷的地方容易被冻死”,但由此推不出,温度越低越不容易得感冒,故排除B选项;C选项说的过于绝对,故排除;D选项曲解了题干的意思,属于不当推理,故排除。
3.B【解析】在骑自行车出行的人口中,仅仅男性稍有增加。说明M市采取的这个措施对于男性和女性实施的效果是不一样的。B选项给出了比较恰当的理由,说明女性对选择骑自行车出行与男性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文段中已经出现“禁止机动车行驶”的字眼,所以不可能出现骑自行车的人与机动车抢道的现象,A选项描述显然与题干矛盾,因此排除A选项。文段中说“在马路上划出”,并未提到在公园还是不同的区域,C选项属于过度推断,因此排除C选项。文段中说“该市真正将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人口比率依然很低,仅男性稍有增加”,说明女性比男性更低,则D选项描述显然也与题干矛盾,因此排除D选项。
4.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臭氧就会因为其强氧化作用而使呼吸道产生烧灼感,造成……”可直接推出C项。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A项“最为严重”在题干中找不到依据,属于无中生有;题干只是说了“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之后”会造成什么危害,并未提及“低浓度的臭氧”如何,B项排除;题干中说的是“儿童、老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受到臭氧的伤害尤为严重”,并未提及“对臭氧污染最为敏感”,D项排除。
5.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日常推理中的结论类题目。题干中提到“学问”和“读书”的关系,以前的学问都记载在书中,意味着要学文,必须读书,C选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A、B选项在题干中并未涉及,错误,排除;D选项脱离了题干本身要强调的问题,题干强调的是读书和学问的关系,而不是珍惜与否的问题,排除。
6.B【解析】由题目中“幽默是对事物一般逻辑的某种扭曲,但必须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性的倒错”可知,幽默不是使逻辑混乱,而是对一般逻辑的某种扭曲,A选项错误,排除;而B选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C选项中丰富的想象力在题中未提到,属无关概念,排除;由“它离不开人的正常思维和健康心理”可知,人的正常思维和健康心理是幽默的必要概念,D选项错误,排除。
7.B【解析】A项,题干主要分析小说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谈及小说本身是否是完美无缺的,A项不能推出;B项,符合题意,在写完小说之前,作者能做的就是努力使小说完美无缺;C项,题干也没有说明作者对评论的态度,无法推出小说作者是否关心别人的评说,C项错误;D项,题干说的是出版后小说作者无力去改动小说,并不意味这小说与作者无关,作品仍是属于作者的,因此D项也错。故正确答案为B。
8.C【解析】(一)农地污染具有量大、面广、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二)农地的“批量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三)农膜的存在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养分转移。由(一)可知,题干没有提及化工和重金属的污染特点,故①错误;由(三)可知,②正确,③错误,以农膜为例,无法知道农膜残留是否是最为突出和严重的;由(二)可知,农地的“批量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④正确;由(一)、(二)、(三)可知,题干没有对比化工、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和农地污染的程度,故⑤错误。只有②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9.A【解析】文中把国内大豆产油率和国外的进行了比较:国外大豆产油率-国内大豆产油率=差距。现在,国内产油率没有提高,且当成不变,但差距在缩小。A项:由题干可知 2010 年4月后国内新培植的大豆平均产油率没有提高,但与进口某国大豆产油率的差距在缩小,进口大豆产油率 - 国内大豆产油率 = 差距,已知:国内产油率没有提高,且当成不变,而差距缩小,即减数不变,差变小,可知被减数一定在减少,即:2010 年4月之后进口某国大豆的平均产油率逐渐降低,A项正确,当选;B项:新培植的大豆平均产油率没有提高,有两种情况,降低或不变,并不一定逐渐降低,B项不必然正确,排除;C项:由题干可知,本土大豆产油率低于进口大豆产油率,C项必然错误,排除;D项:由于2008年3月到2010年4月之间进口大豆产油率有可能是上升的,因此D项不必然正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0.B【解析】题干中说:鳄鱼皮包昂贵,很多人将鳄鱼皮视为财富的象征,根据主题一致原则,可知,富有的人会通过购买鳄鱼皮包的方式来显示财富,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A项指出鳄鱼皮比黄金钻石更能显示财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黄金钻石等物质,违反了主题一致原则;C项人富有了,都会购买鳄鱼皮,断定过于绝对,违反了从弱原则;D项说拥有鳄鱼皮的人都是真正富有的人,而题干中说,富有的人会用鳄鱼皮来显示财富,不能合理推出。
11.A【解析】原文是实验中目标长度越短,目测得越准确,偏差越小。将目标的大小对应为实验中的纸带的长短,实现目标难易程度对应为误差的大小,A选项表述更符合题干。B选项与原文相违背,应该是“目标越大、越宽泛,越容易偏离目标”;同理,C选项与原文相违背;D选项,在原文显示了明显的关系,不能说无关。
12.A【解析】对题干进行翻译:不能共鸣→感到乏味→无法深入了解,根据逆否等价推理可知:深入了解→共鸣,正是A项表达的意识。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13.A【解析】A选项通过文段的最后一句话“美联储对美元发放数量和利率的调整直接影响华尔街的走势,甚至全球经济”直接推出;B选项提及的“美联储是美国联邦政府的部门”题干并没有相应说明,需排除;C选项涉及的“美国政府将税收以国债的形式抵押给美联储”在题干中是美国政府获得美元的前提,而非美联储发行美元的条件,故话题不一致,需排除;D选项同样在题干中没有提及,需排除。故本题选A选项。
14.C【解析】本题干主要讲的是“O型血”的事,A选项中提到O型血的受欢迎程度,它是和它的使用不存在关系,在题干中没有反映出来,排除;B选项题中只是说不论哪一种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O型血,而不意味着它们是一样的,排除;题干中提到“O型血的独特性在于:它和一切类型的血都相合,因而不论哪一种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它”,那么非O型血不具有这个特性,C选项正确;题干中提到“献血者所献血液中的是O型血”,而不是O型血的人有45%,D选项错误,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15.A【解析】题干中指出了人的素历与学历的不同及素历的重要性,A选项是通过一个说明区分了素力与其他能力和资质,企业虽然失败,但是在失败经历中其素质经过了锻炼。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B选项由学历推导出素力,很显然是违反了题干的逻辑主线。C选项“无一”是个核心关键词,这个全称判断夸大了事实。D选项虽然没有做全称判断,但是属于无由猜测。因为刚刚毕业的学生也是在竞争环境中走出来的,无法说明其素力高低。
16.D【解析】这项促销活动没能成功的状态应该是订阅《广播电视周报》这一促销没有效果,即没什么人需要订《广播电视周报》。D项对题干中的矛盾给予了最合理的解释,因为大多数用户已经订阅,故不再需要。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A、B选项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D项更优;C项为无关选项,排除。
17.A【解析】题干当中 政府支付给庄园补偿,势必会给政府财政造成负担,但题干里面说“不会给财政带来净负担”,二者矛盾。也就是说政府支出了,却不会有净负担,由此可以推出,必然是政府同时有相等的收入。A葡萄价格如果提高,政府可以依靠向庄园的利润征税而取得收入,恰好解释了这个矛盾。故答案为A。B选项说五年前同样的计划取得了好的效果,但并不能说明本次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排除;C项与题目无关,不能解释;D项中,补偿金和收益都是果农拿了,没有提到政府获得收入,无法解释,排除。
18.D【解析】题干中的现象指的是当地居民大力改善高胆固醇的饮食习惯后,成年人中胆固醇偏高者的人数下降了,但患心脏病的人数却上升了。D项提出该地区烟民大量增加,而吸烟会导致心脏病。也就是说,该地区居民心脏病高发存在其他原因,刚好解释了题干中的矛盾。A项只能说明随后的调查中,胆固醇偏高者的人数下降了5.4%,可能是因为吃牛肉的居民减少了的结果,但不能解释患心脏病的人数为何上升;B项说明的是该地区的人口构成,跟上述现象没有直接关系;C项的论述围绕“胆固醇偏高的人数下降”的现象,没有说明患心脏病的人数为何上升。
19.B【解析】A项只是解释“图书阅读率下降”的原因,与学习热情持续高涨无关;C项提出的问题是“图书阅读率下降”的原因之一;D项只是个理论,实际上大众听过讲座没有,根本不知道。故正确答案为B。
20.B【解析】现象是由于近期的干旱和高温,导致海湾盐度增加,虾虽然可以适应高盐度,但盐度高也给养虾场带来了不幸。B项幼虾吃的有机物在盐度高的环境下几乎难以存活,给出了为什么盐度高会给虾带来不幸,所以B项可以解释这一现象。所以B选项是正确答案。A项持续的干旱会使海湾的水位下降,这已经引起了有关机构的注意,话题不一致,排除。C项中水温升高会使虾更快速的繁殖,说明不会给虾带来不幸,排除。D项中鱼多的海湾往往虾也多,虾少的海湾鱼也不多,不能说明鱼少的地方虾也少,排除。
21.C【解析】题干中的矛盾是在新开通移动支付功能的人群中开展宣传和促销,但一个月后,效果井不理想,网络销售收人没有明显增长。C项说明实际上这个宣传是有效果的,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得到效果,符合题干中一个月之内没有效果,可以解释矛盾。A项:开通移动支付功能人有所减少并不能说明网络销售收入就很少,因为有的人可以买得非常多;B项:态度谨慎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去购买,可能谨慎,但还是会去购买,所以该项也无法解释;D项:希望提供特色服务也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去网购,所以无法解释。
22.D【解析】题干为:有的a不是b,因此,有的b不是a。A项:含有“所有”,是全称命题,而题干中为“有些”,与题干不同,无法题干推理是否成立,排除;B项:有些大学教授不一定是律师,结论是“不一定”,即“可能”,这与题干确定性的表述“不是”不一致,且没有得出明显的矛盾结论,不能说明题干推理不成立,排除;C项:含有“所有”,是全称命题,而题干中为“有些”,与题干不同,无法题干推理是否成立,排除;D项:推理结构与题干类似,即有的a不是b,因此,有的b不是a。同时此选项中机密会议仍然属于会议,包含于会议这个集合中,因此有的b一定是a,推出明显的矛盾结论,说明题干推理不成立,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23.B【解析】苏格拉底的名言实际上是一个悖论,他只知道一件事,而这件事即“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既然什么都不知道,意味着苏格拉底也不可能知道“一件事”;就是说,我们无法从这句话推论出苏格拉底是否知道这件事。A项:甲说不应背后议论朋友,乙说难道要当面议论朋友,属于混淆概念,“背后议论”的反面并非一定是“当面议论”,也可以“不议论”,甲乙两人的话并不违背,不存在题干中的悖论,排除;B项:纸牌一面写“纸牌反面句子是对的”,即另一面写的“纸牌反面的句子是错的”这句是对的,此句中的“纸牌反面的句子”实际上指的就是前一句“纸牌反面句子是对的”,意味着前一句此时又是错的,这两句构成了悖论,我们同样无法根据这两句话推出结果怎样,B项与题干一致,当选;C项:前一句“宁死不屈”讨论的是愿不愿意屈服,而后一句“能屈能伸”讨论的是能不能屈服,二者混淆了概念,不存在题干中的悖论,排除;D项;前一句“你的观点和主流的观点是有矛盾的”中的矛盾一词指的是两种观点存在冲突,而后一句“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如自然界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等。二者混淆了概念,不存在题干中的悖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4.C【解析】本题出现了三个对象,其中,a(这种茶叶)是个体,c(云山茶)是一个茶叶品种,是一个集合概念,题干的逻辑为:a(这种茶叶)是b(产自云山),c(云山茶)是b(产自云山),所以a(这种茶叶)是c(云山茶)。最终通过推理得到个体a是集合概念c的结论。A项:a(三班的学生)是b(勤奋好学的),c(小李)是a(三班的学生),所以c(小李)是b(勤奋好学的),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B项:a(飞驰牌汽车)是b(产自某国),c(那辆汽车)不是a(飞驰牌汽车),所以c(那辆汽车)不是b(产自某国),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C项:a(司机)是b(有驾照的),c(小郑)是b(有驾照的),所以c(小郑)是a(司机),通过推理得到个体c(小郑)是集合概念a(司机)的结论,与题干逻辑最为类似,当选;D项:a(好医生)是b(具备精湛的医术的)和d(高尚的医德的),c(小陈)是b(具备精湛的医术的)和d(高尚的医德的),所以c(小陈)是a(好医生),该选项虽然也是通过推理得到个体c是集合概念a的结论,但是该选项涉及了四个对象,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5.B【解析】本题考查的平行结构问题。题干翻译类型是A推出B,C推出B,所以A推出C。选项中B的结构与题干完全一致。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B。
26.C【解析】根据“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在增强但增强得较为缓慢。”可知幸福感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C项正确。A项中题干中年收入超过10000美元后,幸福感增强缓慢,但是也在增加,比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幸福感还是要高,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家庭不会更加幸福,排除;B项根据题干中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说明幸福感与金钱之间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题干中指出收入1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幸福感在增强,只是增强的速度较为缓慢,不能体现出面临幸福感危机,排除。因此,选择C。
27.C【解析】题干中说对社会现象作出正确分析,一定要在现实社会中调查研究。C项从事社会研究,不能不从实际工作中收集资料,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A项题干中并没有说从事社会研究的人必须从事实践工作;B项的“一定”是不成立的;D项不符合题干,并不仅仅只需要实际资料。因此,选择C。
28.D【解析】题目主要讲述的是为了减少车祸伤亡,要求司机必须要带安全带,本来这样可以是事故率下降,但是由于有安全带的保护,自身伤亡减少了,路人伤亡增加了,也就是说每一个规定都有两面性,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文中没有将实施的效果考虑不周全,文段只是介绍这种规定之后的结果。所以A选项过于绝对排除;B选项这里出现个“必须”过于绝对排除;C选项文段没有解释汽车安全带制度是通过牺牲路人的生命来换取司机的安全,所以排除。因此,选择D。
29.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推出结论类,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智商测试得分高的人在24个区域的灰质含量更多,这24个区域大都负责记忆、反应、语言等功能,换言之智商高的人,记忆、反应、语言能力比较强,观察选项,D可以推出。A项,题干只说智商低的人含有的灰质少,而不是不含灰质,错误;B项,题干中说智商高的人在这24个区域中灰质含量高,但不能说明大脑中灰质越多,智商越高,错误;C项,不论聪明与否,只要是人在大脑24个区域中都含有灰质,选项偷换概念,主题不一致,错误。因此,选择D。
30.D【解析】本题属于隐性结论型。题干的观点是:有些经济增长率很高的国家和地区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与之意思一致的只有D项。A项说的是所有的国家,太绝对了,警惕敏感词汇,所以A项不能从题干推出。B选项,题干中是“经济增长率高的国家没有通货膨胀”,根据推理规则肯后无法推出确定结论,可知没有通货膨胀推不出确定结论,无由猜测,所以B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及,是主题不一致,所以排除。因此,本题答案D选项。
31.B【解析】题干中说一部有影响力的电影应该既能叫好又能叫座,而《任长霞》正是这样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由此可得出结论:《任长霞》受到很多观众的好评,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电影。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2.A【解析】题干谈的是体育课的目标,和许多学校往往只重视竞技运动以及他们觉得自己又不想当运动员,造成了很少注意通过足够的锻炼来促进健康。
题干说明了体育课只重视竞技运动的弊端,其体育的目标不符,所以体育课应包括竞技运动和非竞技运动。因此选择A项。
33.D【解析】由文意再根据常识即可推出,一些人不需要的东西有时又恰恰是另一个人所需要的。所以答案为D。
34.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其产品设计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有时还被设计成怪异的形象,表现出十足的个性……”可知,很多因素促使人们购买“斯瓦奇”表。同时,选项A中的“并不都”是一个核心词汇,符合从弱原则,而且与题干主题一致。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35.C【解析】“销量同比大大下降”是指相比去年大量下降,而淡季和旺季的差别只是体现在一年的不同阶段,排除A;B项说的是消费者已经无所谓了,那么饮料销量不应该下降的,所以B项也不能解释;C项中认为货源减少了,这样即使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再强烈,供给已经受限,将导致销量下降,C项能很好的解释;D项的后半句说明该国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不作为,不处罚,那么该饮料公司的生产也不应当受影响的,不能解释。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