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评论“至于写人,偏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

华图教育 | 2021-12-21 10:40

收藏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评论“至于写人,偏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

  A.把握事物的两重性

  B.把握事物独特性

  C.把握事物的度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鲁迅这句话是说,三国演义写人的时候,也有不足之处,以至于想要表现刘备忠厚仁慈却让人感觉虚伪,想要描写诸葛亮足智多谋却让人感觉近似妖怪。即描写仁慈超出了一定的度就变成了虚伪,描写聪明过度就变成了近似妖怪。体现了质量互变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即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划清界限,防止过犹不及。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事物的两重性是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坚持辩证的矛盾观,全面看问题,题干描述的不是既看到刘备的仁慈又看到刘备的虚伪,不属于一分为二看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事物的独特性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别的根据。题目强调的不是刘备诸葛亮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不属于矛盾的特殊性。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整体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观察与处理问题时要着把握全局,题干没有体现从全局描写,只是写了超出一定限度,优点就变成了缺点。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点击查看答案>>

关注【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试题及解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