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现代化的观测手段,比如射电望远镜,可以帮助人们看到距离地球百亿光年以上的遥远天体9.7

华图教育 | 2021-09-06 11:26

收藏

  1.现代化的观测手段,比如射电望远镜,可以帮助人们看到距离地球百亿光年以上的遥远天体,大大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这表明:

  A.连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践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突破认识规律

  B.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C.科学技术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D.科学技术的水平和特征可以成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准  

 2.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

 3. 我国围绕当前民生领域最集中的问题,提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的目标,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具体务实的民生建设举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推动者

  社会的发展应该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上层建筑应该领先于经济基础的发展

    4. 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这种朴素的阴阳和谐观符合:

  A.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树立全局观念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D.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

 5.  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重要=0。下列古语中与这个公式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D.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射电望远镜就是物质手段,它可以帮助人们突破感官的极限,促进认识发展,B项当选。A项,射电望远镜可以帮助人们突破感官的极限,但不能突破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项错误,排除。C项,认识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是实践。C项错误,排除。D项,区分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准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D项错误,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题干说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制度、体制方面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即在该阶段要注重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因此,选择D选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当前民生领域最集中的问题属于社会存在,提出的相关目标属于社会意识。因此,根据当前民生领域最集中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选择C选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基本属性。“阴阳”属于矛盾双方,《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强调的是矛盾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AB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因此,选择C选项。 

 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则所有的地方都兵力不足。其意义在于告诫指挥员在军事设防上要注意集中兵力,突出重点。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什么都当作重点,不然最后什么重点都没抓住,强调的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因此,选择A选项。

 

点击查看答案>>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