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选择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下列哪些文章和书籍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E.《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 、(多选题)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的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文章有: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E.《矛盾论》
3 、(单选题)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报告,标志着整风运动的开始。
A.《反对本本主义》
B.《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关于整顿三风》
4 、(单选题)毛泽东1925年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
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5 、(单选题)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改造形式称之为:
A.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
B.积极引导,逐步过渡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和平赎买
1 正确答案:ABCE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知识。
第二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红军长征达到陕北后,毛泽东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A、B项: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中阐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A、B项正确。
C项:1930年,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在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C项正确
1938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而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E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E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E选项。
拓展
D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1936年12月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讲演。始由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印行单行本,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这部著作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纲领性文献,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与题意无关。D项错误。
2 正确答案:ABC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步,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9篇重要文献,分别是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1933年8月《必须注意经济工作》、1933年10月《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以及1934年1月《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由此可知,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的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文章有: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
因此,选择ABCD选项。
拓展
E项:《矛盾论》于1937年发表,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E项错误。
3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知识。
第二步,中国共产党在1941年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在文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该报告的发表标志着整风运动的开始。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是毛泽东在1941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关于整顿三风》是毛泽东在1942年4月20日中央学习组会议上的报告。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4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知识。
第二步,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并没有提到民主主义宣传是导致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从认识论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并没有提到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是导致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原因。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5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二步,社会主义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题干中“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改造。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题干中“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是指社会主义建设。
由此可知,两种革命结合在一起,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积极引导、逐步过渡”是对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方针。没有涉及“建设”。B项错误。
C项、D项:“和平赎买”、“和平方法改造”是针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没有涉及“建设”。C项、D项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