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单选题)2022年,按照以习 近 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部署要求,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稳定上亿市场主体,各部门多措并举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下列属于“稳主体”对策的是:
①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
②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
③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④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⑤央行、银保监会发布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第二步,①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就业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因增值税税制设计类似于先缴后退的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①属于“稳主体”对策。
②项:国务院总理2022年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加大失业保险支持稳岗和培训力度。②属于“稳主体”对策。
③项: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③属于“稳主体”对策。
⑤项:2022年5月15日,为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进行调整。⑤属于“稳主体”对策。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④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多渠道发展
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④属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策。
7.(单选题)关于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
B.酸菜和腐乳的制作过程都离不开乳酸菌的发酵
C.细菌有完整的能量代谢系统,可以独立地生长繁殖
D.木耳是真菌的一种,常生长在阴湿、腐朽的树干上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酸菜的制作主要是靠乳酸菌的发酵生成大量乳酸,而腐乳的制作主要是依靠霉菌发酵,腐乳接种的菌种一般是霉菌,霉菌在豆腐上生长,通过豆腐给霉菌提供营养物质,而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一些酶,再对豆腐的蛋白进行分解,其中酶又分水解酶和风味酶,它们一起作用,最后变成腐乳。可见腐乳的制作过程不需要乳酸菌的发酵。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C项:细菌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细菌有一套完整的酶,可以在细胞膜上进行呼吸作用,所以细菌有完整的能量代谢系统,它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各项新陈代谢。细菌主要以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裂殖),即细菌生长到一定时期,在细胞中间逐渐形成横隔,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可以独立生长繁殖。
D项:木耳属真菌门,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为基体,潮湿地带生长比较多。
8.(单选题)清宫剧中出现下列情景,明显违背史实的是:
A.道光帝在圆明园批阅奏折
B.咸丰帝在避暑山庄观赏昆曲
C.光绪帝赴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安
D.宣统帝在紫禁城接见琉球使臣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1879年日本派兵占领琉球,正式宣布琉球为冲绳县,琉球王国至此正式覆亡,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遂告结束。宣统帝于1909年即位,不可能接见琉球使臣。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被洗劫于1860年(咸丰十年)。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处理军政事务。因此,道光帝(1782年至1850年)在圆明园批阅奏章是可能发生的。
B项: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康熙年间),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昆曲产生于元朝末期,自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因此,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观赏昆曲是可能发生的。
C项:清漪园于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为颐和园,供慈禧太后消夏游乐。因此,光绪帝赴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安是可能发生的。
9.(单选题)关于我国近现代历次土地改革和政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标志中国形成了一套正确的土地革命政策
B.《井冈山土地法》首次以立法形式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C.《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土地改革政策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不但肯定和发展了1946年五四指示中提出的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其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成为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公布与实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二 十多年土地革命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它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早在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颁布了开创农村根据地后的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实行土地革命。1931年春,已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正确的土地革命政策,主要内容是: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制定的第一部较为成熟的土地法。它的颁布和实施,改变了几千年来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土地关系,从法律上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首次以立法形式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它不仅指导了湘赣边界的土地革命斗争,而且为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伟大的土地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C项:《五四指示》是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五四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指明了方向。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于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同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共6章40条。明确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对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
10.(单选题)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下列哪一人才选拔制度与其所言体现的用人理念最契合: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九品中正制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
第二步,“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这句话指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可以为官;即使有的人有亲属关系,若没有才能也不任用。唐太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他即位后,任人唯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这句话符合科举制度的理念。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察举制是从中国汉代开始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C项:世卿世禄制是最高统治者按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自己的亲属;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权力,分别掌握在大大小小的贵族手中。而且世代相传,不能随意任免。
D项:九品中正制是汉魏晋时期的举荐制度,由专任的中正官拣选人物,选才的标准是士人的行状和家世。
解题技巧:本题适用于主体词对应法,唐太宗时期对应的选官制度为科举制,只要知道这一点,可以秒杀A选项。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