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下列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质监部门将甲生产的涉嫌违法使用添加剂的香肠予以先行登记保存
B.土地管理部门对于乙、丙之间宅基地权属纠纷作出裁处
C.卫生部门对感染传染病病毒的患者丁进行强制隔离
D.消防部门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擅自营业的戊茶楼做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罚法。
第二步,《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D项责令停产停业属于行政处罚。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9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质监部门对涉嫌违法的产品予以先行登记保存,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B项: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又称为行政司法。土地管理部门对宅基地权属纠纷作出裁处,属于行政裁决。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9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卫生部门对感染传染病毒的患者强制隔离,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2.(单选题)下列有关气候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阳伞效应是指由于天空中大块乌云的阻挡而削弱太阳短波辐射,使气温降低
B.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性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C.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透过太阳长波辐射,大量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D.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指海洋因受周围陆地沙漠化的影响,失去了对气温的调节功能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气候效应。
第二步,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反射率小,热量传导较快)。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比热容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吸收热量多,蒸发耗热少,散失热量较慢,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
第二,是人工热源的影响。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都需要燃烧各种燃料,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热量。
第三,城市中的大气污染。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尘等排放物。这些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会吸收下垫面热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产生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大气进一步升温。
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B选项把热岛效应归因于城市下垫面特性和人类活动影响,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阳伞效应又称微粒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颗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阳光,减少阳光的入射,从而降低地表温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辐射到大气中的热量,起着保温作用。两者相比,前者大于后者,因此总的效应是使气温降低,这就是所谓的阳伞效应。因为阳伞效应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颗粒物而不是乌云,所以A项错误。
C项: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因为温室效应是透过短波吸收长波,所以C项错误。
D项: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指由于漏油在海面扩展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阻碍潜热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上升;同时,由于水分蒸发受阻,海面上的空气也变得干燥,失去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类似于沙漠气候的特征,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海洋沙漠化效应”。因为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海洋表现出类似沙漠气候的特征而不是受到陆地沙漠的影响,所以D项错误。
3.(单选题)下列书法家中,“草圣”指的是:
A.张旭
B.王羲之
C.米芾
D.董其昌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书法艺术。
第二步,张旭,唐朝书法家,以草书著名,被后世尊称为“草圣”,和怀素合称“颠张醉素”。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擅长行书,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C项:米芾,北宋书法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擅长行书。
D项:董其昌,明朝书画家,擅长行书。
4.(单选题)下列食物经过人体口腔能够初步消化的是:
A.牛肉和鱼
B.鸡蛋和牛奶
C.青菜和螃蟹
D.米饭和馒头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人体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食物中的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米饭和馒头富含碳水化合物,属于淀粉类食物,在经过口腔时,可经淀粉酶初步消化。与D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牛肉和鱼属于蛋白质食物,胃部含有蛋白酶,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是在胃部,不在口腔。A项错误。
B项:鸡蛋和牛奶属于蛋白质食物,胃部含有蛋白酶,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是在胃部,不在口腔。B项错误。
C项:青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需要纤维素酶分解,而口腔中不含纤维素酶。螃蟹属于蛋白质食物,初步消化部位在胃部。因此,青菜和螃蟹初次消化的部位不在口腔。C项错误。
5.(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典园林在明末开始出现
B.凿池引水在古典园林中较为常见
C.榭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多为临水建筑
D.漏景的构景手法主要是通过透漏空隙来呈现景物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建筑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先秦秦汉时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时期”,是从“囿”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唐宋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故中国古典园林并不是出现在明末。A项错误。
因此,选项A选项。
拓展
B项: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因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故凿池引水在古典园林中较为常见。B项正确。
C项: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休憩建筑,也意为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故榭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多为临水建筑。C项正确。
D项:漏景是中国建筑艺术园林构景方法之一,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观,漏景通过透漏空隙,实现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景物的透漏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而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似实而虚、似虚而实的模糊美。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