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师资格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教师考试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试题资料

2021教师资格每日一练(2.25)

湖北省教师招聘 | 2021-02-26 17:18

收藏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当一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3.“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这充分说明了( )教学的重要性。

  A.直观性 B.启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创新

  4.针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方针是( )。

  A.约束、转化、教育 B.教育、感化、挽救

  C.惩罚、强制、羁押 D.教育、惩罚、挽救

  5.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渊源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 )。

  A.民主影响 B.教师人格

  C.平行影响 D.群体影响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在贯彻这种教育理念时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D选项是关注个体差异的表现。故本题选B。

  2.【答案】B 解析: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题中当一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属于晕轮效应。一般说来,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这种心理倾向叫宽大效应。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这句话出自《荀子·儒效》。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说了而不去见一见,虽然渊博却会有谬误。强调了“见”这种直观学习方式的重要性。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因此,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该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故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平行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者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