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帐”里,好一位作战实验专家
———陆军某部文职人员聂畅
成功解决训练和指挥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的技术难题;参与设计研发的战损消耗统计系统,得到外军观摩人员的高度评价……
这些亮闪闪的成就,属于一名文职人员———陆军某部作战实验专家聂畅。
【华图教育解读】
上述内容可以作为考生面试答题中举例时对于聂畅的简短介绍语言。
虽不是军人,聂畅却一样经常活跃在演兵场上、“中军帐”中。在2016年陆军跨区基地化训练网上指挥对抗演习中,聂畅主要负责“蓝军”部分保障工作,具体担负“蓝军”指挥所信息平台的搭建及操作辅导。
“蓝军”主要由学院学员组成,对操作系统使用不太熟练、注意事项不太清楚。聂畅放弃暑假休息,顶着酷暑,不辞辛苦地逐一调试机器、逐一讲解注意事项、逐一释疑解惑。通过艰苦不断的奋战,聂畅所在的“蓝军”在指挥对抗演习中发挥出色,起到了“磨刀石”作用,受到专家和参演部队的好评。
【华图教育解读】不辞辛苦,克服困难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优秀品质。作为一名文职人员,应具备军人般的意志、韧性。此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文职人员的军人风采的案例列举。
聂畅是朱日和训练基地的常客。他和朱日和的缘分,可是由来已久。那是2007年8月,聂畅刚成为文职人员不久,为配合朱日和训练基地演习活动,聂畅所在的实验中心接到了任务:开发一套实时统计战损消耗的系统。时间紧、任务重,包括聂畅在内,整个研发团队直接开驻基地演训大厅。
当时,基地刚建成,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大家没地方住就住仓库,没澡洗就硬扛着。在这次任务中,聂畅负责底层数据库设计,他与现役军官一起,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终于在演习前完成了开发测试工作。他参与的这套战损统计系统,得到观摩演习的外军人员高度评价。
【华图教育解读】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迎难而上,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工作当中难免会遇见这样的双难的情况,此部分可以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实例,从而表明自己对工作有所准备。
作战实验是技术活,没有创新思维不行。聂畅富有想像力,敢想敢干,屡立奇功。几年前,全军首次指挥对抗演训活动展开。由于训练和指挥系统不能互联互通,演训活动一直存在着战训脱节的问题,一方面训练系统与实战有差距,另一方面指挥系统无法满足演习需要。演练正在进行,问题却显得如鲠在喉,两套系统互联互通的障碍急需打通。
关键时刻,聂畅主动请缨,在缺乏资料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后台对可能的线索逐一排查。经过3个晚上的突击攻关,他找到了两套系统在数据上的对应关系,成功实现两套系统的互联互通,打赢了一场硬仗。
【华图教育解读】创新思维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思维,也是技术进步的驱动力,这也可以成为考生在回答军队文职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进行作答。
“作战实验人员为打赢作贡献,关键要树牢精准精确的理念。”在长期的演训实践中,聂畅对打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2014年和2015年,聂畅连续两年赶赴东北某基地参加数据采集工作。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从凌晨4点就随参演部队开始进场,直到下午5点才机动到预定地点。数据采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随着参演部队的逐步展开,需要一台车一台车地安排采集人员、下发采集表、部署并指导采集工作,事后还要对一份份回收数据进行检查、整理和校验。
演习过程中,聂畅始终与参演部队同吃同住、冒严寒、顶风雪。地被冻硬了,路被车辆压烂了,聂畅完全不顾及这些,来来回回穿梭在各个数据采集点,最终以高标准完成了计划任务。2016年,数据采集工作的一期成果已经通过了陆军专家组鉴定,后续工作也逐步展开。
【华图教育解读】精准精确理念是聂远对于作战实验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的高度提炼,对于实验人员来说,每一个数据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岗位来说,精准精确都是十分重要的。考生可以加以记忆,运用到自我认知中询问军队文职人员工作理念方面的内容。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2016年,一个喜讯传来:聂畅通过了陆军组织的高职资格答辩评审。自工作以来,他揽获无数荣誉,先后获得5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优秀教学奖、军队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
新年刚开始,聂畅又忙碌起来。目前,他所在的团队又承担了陆军某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这是陆军在数据资源建设领域的重点项目,他又有了一展身手的“舞台”。
(———本文摘自军队人才网)
【华图教育解读】本文文字较多,在面试作答中不需要叙述如此之多,而是需要考生通过阅读文字,对军队文职榜样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在作答时可以成为举例论证的部分,凝练语言进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