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 日上午 【非市直、非省直岗】
【面试考题1】
支点建设需要一支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此,省委决定 2025年作为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2 月 14 日,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对“干部素质 提升年”作出部署,在全省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六大行动”,为加快建成中部 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六大行动的第一大行动是凝 心 铸魂行动 ,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 。请谈谈 如何把“思想武器”变成“实践利器”,并举一个实例。
【参考解析】
各位考官,“战略支点”是湖北在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核心定位, 而提高干部能力素质,是推进支点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在全省实施干部 素质提升“六大行动”中的第一大行动——凝心铸魂行动,正是通过学习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干部学理论、强信念、铸忠诚。思想是行动 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将“思想武器”转化为“实践利器”,关键在于通 过教育培训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让干部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主 动对标、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深入调研,对标实际问题。在培训前,要组织开展干部能力短板和区 域发展瓶颈调研,可以以调查问卷或者一对一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干部在工作过 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例如干部在“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中存在思路不清 或者经验不足等问题,便在培训中嵌入“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升级”专题,邀请 专家结合本地制造业现状设计转型方案,针对性讲解。
第二,深化理论学习,破除“学用脱节”。针对不同层级、领域的干部定制 课程,例如对经济部门干部重点解读新发展理念中的产业升级政策,对基层干部 强化乡村振兴实践案例教学。同时要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原著精读+情景模拟” 或者“案例剖析+角色代入”等方式,增强代入感和实用性,避免照本宣科。
第三,搭建实践平台,促成能力转化。可以设立“揭榜挂帅”项目,要求参 训干部结合所学理论,认领辖区发展难题,如招商引资、生态治理等,形成“一 人一课题、一策一成果”的实践清单。同时建立导师跟踪机制,由党校教师和行 业专家全程指导,确保理论框架落地为可操作路径。
第四,强化跟踪评估,以实绩检验成效。可以建立“学习成果转化台账”, 将培训成果纳入干部考核,例如设定“3 个月实践转化期”,通过群众满意度、项目落地率、经济指标增长等量化数据评估转化效果,避免“结业即终结”。
以黄冈市“红色引擎”乡村振兴工程为例,在理论学习方面,通过开发“大 别山精神与现代农业”特色课程,组织 600 名村支书开展沉浸式培训。只有真正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开展特色课程,才能打破有学无用的桎梏。在实践转化方面,黄冈创新性的组建“红色智囊团”破解产业难题,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 发展模式,同时打造“红色管家”服务机制,党员干部包联新型经营主体,真正 让党员干部在重大改革一线锤炼实战能力。最终黄冈创建了“蕲艾产业联合党委”, 整合多家合作社,扩大了标准化种植面积,通过开发“红色研学+生态农业”融 合项目,带动多个乡镇年增收超亿元。黄冈通过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路径,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这种转化模式的核心在 于构建“理论武装-组织创新-产业实践”的立体化转化体系,使理论真正成为破 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