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每日一测第2天
1.D [解析] 题中的古诗说明了时间是相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其中,时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人们的时空观是可变的和发展的。所以才会出现“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故本题应选D。
2.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党史。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及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本题选B。
3.D [解析]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原意是指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时间可以检验一切。在哲学上是指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故本题应选D。
4.C [解析]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故本题应选C。
5.A [解析] 194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党当前的任务就是要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并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本题应选A。
6.C [解析]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故本题应选C。
7.B [解析]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故本题应选B。
8. C [解析]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C项属于应当视同工伤的情形之一,故本题选C。
9. A [解析] 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不仅突破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且涉及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合法存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这个设想为中共八大决议所采纳。故本题应选A。
10. A [解析]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段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性也有软弱性、妥协性。故本题应选A。
11. B [解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基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任务。故本题应选B。
12. A [解析] 评价和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仅包括了生产力标准,而且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故本题应选A。
13. B [解析]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故本题应选B。
14. D [解析]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故本题应选D。
15. C [解析] 行政决策咨询系统是指由研究咨询人员组成的官方和非官方的专门从事研究咨询活动的组织体系。国务院研究室是承担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任务、为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服务的国务院办事机构。因此它是典型的行政决策咨询系统。故本题选C。
16. D [解析]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与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选项中只有D项具备这三要素,故应选D。
17. C [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故本题应选C。
18. D [解析] 本题中李某、张某间的借款行为属于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0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又依照《合同法》第54条第2款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故本题应选D。
19. D [解析] 著作权是基于作品的创作完成这一事实而自动产生的,不需要发表和任何部门的审批,A选项错误。著作权的内容有双重性,既包括人身权的内容,又包括财产权的内容,B选项错误。专利权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在我国,专利有三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C选项错误。知识产权具有一定期限,期满后权利自动终止。我国《商标法》第37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D选项正确。
20. C [解析] A项,自由裁量原则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行为范围等作一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内容、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而实施。B项,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得享有法外特权,越权行为是无效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应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一切行政违法主体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D项,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C项,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故本题应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