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公安招警考试 > 试题资料

2014年湖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练习题:法理学常识

湖北华图 | 2014-08-15 15:41

收藏

  【导读】华图教育汇总了行测部分,有关法理学常识的模拟练习题,供参加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的考生参考。

  1.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 )。

  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况下均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2.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的后果、实施制裁的机关、方法的不同,法律制裁可分为( )。

  A.司法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违宪制裁

  3.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上无效的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

  B.有些行为虽不合法,但也并不违法

  C.违反道德的并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D.违法行为并不一定违反道德

  4.对于法律事实分类正确的是( )。

  A.法律事件 法律后果

  B.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

  C.法律事件 法律行为

  D.法律行为 法律制裁

  5.凡是宪法、法律规定只能有法律规定的事项,不得以其他形式规定,或者只有在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才能由行政机关加以规定,这一原则被称为法律保留原则,关于这一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概念中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

  B.法律保留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界限

  C.我国司法制度属于法律绝对保留事项

  D.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属于法律相对保留事项

  参考解析:

  1.答案: D

  解析: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与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ACD

  解析: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故正确答案为A、C、D。

  3.答案: BCD

  解析: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以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如“无效合同”。

  不违法是指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合法是指法律明文允许的,两者是有区别的,存在有些行为法律既没有明文允许也没有禁止,只是没有规定。

  故正确答案为B、C、D。

  4.答案: C

  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它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有意识的活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表现形式,还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而事件是指不以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能够引起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现象。

  法律后果、责任、制裁皆不属于法律事实的分类范畴,故排除A、B、D,所以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BCD

  解析:法律保留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初,最早提出该概念的室德国行政法学之父奥托。迈耶。根据迈耶的经典论述,法律保留是指在待定范围内对行政自行作用的排除。因此,法律保留本质上决定着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界限,从而也决定着行政自主性的大小,故选项B正确。

  《立法法》第9条规定,本条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外,这一条款规定
        相关推荐:2014年湖北政法干警40个刑法经典案例题汇总    2014政法干警笔试备考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