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知识:患病小儿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发展的已发布。湖北人事考试网将及时更新湖北医疗卫生、湖北公职考试、湖北事业单位等招考资讯。考生敬请关注【2019湖北事业单位E类③:747810613】,咨询电话:027-87870401
小编推荐:》》湖北事业单位医疗卫生1元面试礼包《==》》护理学网课《==》医疗卫生职测网课
就在全面放开二孩的那一刻,全国沸腾了,您是否也加入了沸腾的大家庭,每个家庭可生育两个孩子。随着宝宝一个个的诞生,也给无数的父母带来了许多幸福的烦恼。我们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其不同的特点,生病的小儿会有各种心理问题,患儿会沉默、哭泣,抵触各种治疗和护理程序,甚至剧烈反抗,拒绝配合治疗等,今天华图的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不同年龄段住院孩子的心理生理变化。
1.婴儿幼儿期这一阶段小儿快速发展,智能发育速度也加快,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发展。此期患儿已能通过简单的表情、姿势等逐渐学会对外部世界的控制,住院的诊疗活动,特别是侵入性的诊疗活动会使患儿有失控感,易导致患儿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2.学龄前期这一阶段患儿能对自己身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名称有所了解,易将疾病和痛苦认为是对自身不良行为的惩罚,此期患儿正处于自主性发展的高峰,住院的规章制度和诊疗活动带来的失控感会使患儿感受强烈的挫折,患儿常有剧烈地反抗,同时伴有明显的退化行为。
3.学龄期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患儿开始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对疾病的病因有一定的认识,能听懂关于疾病和诊疗程序的解释,疾病常使其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治疗,喜欢询问相关的问题,对身体的损伤和死亡感到恐惧。此期患儿已能较好地处理住院和诊疗活动导致的限制和挫折,但对死亡、残疾和失去同学朋友的恐惧会导致失控感。
3.青春期认知水平的提高使青春期患儿能够理解疾病及治疗,但也易对疾病和治疗所导致的后果感到焦虑恐惧。而自我意识增强,使青少年难以接受疾病造成的身体功能损害和外表改变。此期患儿独立自主意识增强,住院和诊疗活动常使其感到对自己身体和生活的控制受到威胁,感到挫折和愤怒,很难接受诊疗引起的外表和生活方式改变,从而导致对治疗的抵触和不依从。
了解各年龄段的患儿对疾病和住院的心理反应,有助于帮助患儿尽快适应疾病和住院导致的变化,尽量避免患儿产生负性的心理反应,家庭在帮助孩子应对成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关注患病小儿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