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足太阴脾经、腧穴已发布。湖北人事考试网将及时更新湖北医疗卫生、湖北公职考试、湖北事业单位等招考资讯。考生敬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医疗岗(E类)考试交流QQ群:450216336】,咨询电话:027-87870401
课程推荐:2019事业单位医疗岗笔面课程乡村全科助理医师报考指南
2019护士资格考试报考指南
胃肠疾病跟我们中医上的经脉和腧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今天我们跟着华图的老师了解足太阴脾经。
如今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加上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患有胃痛、便秘等胃肠疾病。而胃肠疾病跟我们中医上的经脉和腧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今天我们介绍的是足太阴脾经。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病,包括胃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除此之外,脾经还可以治疗妇科病、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等。
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左右各21穴。重点掌握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9个穴位,也是考试最容易考到的内容。
1.隐白:在足趾,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证;②便血、尿血等出血证;③癫狂,多梦;④惊风;⑤腹满,暴泄。
2.太白:在跖区,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主治:①肠鸣、腹胀、腹痛、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证;②体重节痛,脚气。
3.公孙:在跖区,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4.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病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眩晕;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⑦湿疹,荨麻疹。
5.地机: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②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③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④下肢痿痹。
6.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等脾湿证;②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疾患;③膝痛、下肢痿痹等下肢病证;④阴部痛、痛经、带下、遗精等妇科、男科病证。
7.血海: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外科病;③膝股内侧痛。
8.大横: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脾胃病证。
9.大包: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主治:①气喘;②胸胁痛;③全身疼痛;④岔气;⑤四肢无力。
上述内容是足太阴脾经及腧穴的主要内容,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是脾经的主治概要以及以上9个穴位的定位和主治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