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备考技巧

首页 > 湖北医疗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护理学基础知识:运动障碍的认知

未知 | 2019-01-29 16:56

收藏

  护理学基础知识:运动障碍的认知已发布。湖北人事考试网将及时更新湖北医疗卫生、湖北公职考试、湖北事业单位等招考资讯。考生敬请关注【乡村全科助理医师群:819346556】,咨询电话:027-87870401

  运动障碍指运动系统的任何部位受损所导致的骨骼肌活动异常,可分为瘫痪、不随意运动及共济失调等。在内科护理学中,运动障碍考察的知识点较散,很容易被同学忽略,故华图的小编在这里进行了一个运动障碍的认知总结,希望能刷新大家对运动障碍的认知。

  第一,关于瘫痪。瘫痪是指肌力下降或丧失而导致的运动障碍,系运动神经元损害所引起。按瘫痪的形式可分为偏瘫、交叉性瘫、四肢瘫、截瘫、单瘫等。

 

  临床表现 病变部位
单瘫 单个肢体的运动不能或运动无力,多为一个上肢或一个下肢 大脑半球、脊髓前角细胞、
周围神经或肌肉等
偏瘫 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常伴有瘫痪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等体征。 内囊出血、大脑半球肿瘤、
脑梗死等
交叉性瘫 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 脑干肿瘤、炎症和血管性病变
截瘫 双下肢瘫痪 脊髓胸腰段的炎症、外伤、肿瘤等引起的脊髓横贯性损害
四肢瘫 四肢不能运动或肌力减退 见于高颈段脊髓病变(如外伤、肿
瘤、炎症等)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吉兰-巴雷综合征)

 

  第二,关于不随意运动。病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出现不受主观控制的无目的的异常运动。临床上可分为震颤、舞蹈、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投掷动作等。所有不随意运动的症状随睡眠而消失。

  第三,共济失调。指由本体感觉、前庭迷路、小脑系统损害所引起的机体维持平衡和协调不良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大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脊髓性共济失调。

  以上就是对运动障碍的认知总结,小编就整理到这里。大家都掌握了吗?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