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备考技巧

首页 > 湖北医疗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中医知识:中医儿科学中胎黄的辩证论治

未知 | 2018-12-13 17:49

收藏

  中医知识:中医儿科学中胎黄的辩证论治已发布。湖北人事考试网将及时更新湖北医疗卫生、湖北公职考试、湖北事业单位等招考资讯。考生敬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医疗岗(E类)考试交流QQ群:450216336】,咨询电话:027-87870401


 

  胎黄的辩证论治是中医儿科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华图将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新生人胎黄应当如何辨证论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个知识点吧。

  一、概述

  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因与胎禀有关,所以称为“胎黄”或“胎疸”。胎黄相当于西医学新生儿黄疸,包括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形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致病因素很多,主要为胎禀湿蕴,如湿热郁蒸、寒湿阻滞、久则气滞血瘀。其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发病机理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日久则气滞血瘀。

  二、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生理性黄疸能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治疗。病理性黄疸以利湿退黄为基本原则。

  分型论治:

  1.常证

  (1)湿热熏蒸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小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代表方:茵陈蒿汤。

  (2)寒湿阻滞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小,舌质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退黄。

  代表方:茵陈理中汤。

  (3)气滞血瘀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行气化瘀消积。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

  2.变证

  (1)胎黄动风证:

  证候:黄疸迅速加重,嗜睡,神昏,抽搐,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平肝息风,利湿退黄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

  (2)胎黄虚脱证:

  证候:黄疸迅速加重,伴面色苍黄,浮肿,气促,神昏,四肢厥冷,胸腹欠温,舌淡苔白。

  治法:大补元气,温阳固脱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

  最后我们来看一道例题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内容:

  【例题】患儿,出生28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小,舌质淡,苔白腻。治疗首选方:

  A.羚角钩藤汤

  B.参附汤

  C.血府逐瘀汤

  D.茵陈理中汤

  E.茵陈蒿汤

  【答案】D。解析: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小,舌质淡,苔白腻为胎黄寒湿阻滞证的证候,治法为温中化湿退黄,代表方选用茵陈理中汤。

  胎黄的辩证论治就介绍到这里,大家在学习知识过后也要勤加记忆,不要忘记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