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理念,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B.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最长
C.是通过观察地球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
D.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认知天象、物候、时令、自然变化规律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C项中“观察地球周年运动”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A项正确,排除。
B项: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B项正确,排除。
D项: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D项正确,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