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北事业单位联考在哪报名_职位
课程推荐:课程【综合岗|教师岗|医疗岗】⇔图书网课【ABC类|D类|E类|】
相关阅读:湖北事业单位联考职位表下载
相关阅读:湖北事业单位联考公告汇总
2024湖北事业单位联考公告于2024年2月19日发布,其中省直招录1209人,武汉招录3518人,全省招录11160人。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报名时间为2月21日9:00至2月27日17:00,笔试时间为2024年3月30日。湖北省人社厅官网和湖北省人事考试网是此次招聘信息的官方发布平台。湖北华图小编将及时更新2024年湖北事业单位联考公告、考试时间、职位表等相关考试信息,请广大考生保持关注!
一、考试信息发布网站
湖北省人社厅官网的“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栏(http://rst.hubei.gov.cn/bmdt/ztzl/ywzl/hbsszsydwgkzp/)和湖北省人事考试网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专栏(https://rst.hubei.gov.cn/hbrsksw/zlplks/hbssydwzpks/)是此次招聘信息的官方发布平台。应聘人员可登录查询《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2024年统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2024年统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公告》《岗位表》《考试大纲》)等信息。
2月21日至2月26日,湖北省人事考试网每日发布岗位报名人数统计信息,供应聘人员参考。2月27日不再发布。请广大报考人员尽早报名,避免在2月27日因人数过多导致网络繁忙影响正常报名。
2024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资讯专题
笔试关键词 | 点击查看 | 职位查询 | 加群领备考礼包 |
招考公告 | 2024年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招聘公告汇总 | 2024年湖北 事业单位 招聘公告汇总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职位下载 | 2024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报考职位下载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报考指南 | 2024年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报考指南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专业目录 | ABCDE专业对照表下载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报名入口 | 2024年湖北省事业单位考试报名入口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报名时间 | 2024年湖北省事业单位考试报名时间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报名人数 | 2024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报名人数汇总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报考条件 | 2024湖北省事业单位考试报考条件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考试大纲 | 2024湖北事业单位招考笔试大纲(试行)汇总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考试时间 | 2024湖北省事业单位考试时间安排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考试内容 | 2024湖北省事业单位考试内容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缴费确认入口 | 2024湖北事业单位考试报名缴费确认入口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加分公示 | 2024湖北事业单位招聘拟加分公示汇总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岗位核减 | 2024湖北事业单位招聘核减或取消部分岗位公告汇总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准考证打印入口 | 2024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考场分布 | 2024湖北事业单位考试考场分布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咨询电话 | 2024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咨询电话一览表 | 职位查询 | 备考礼包 |
2024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时间节点安排
公告发布:2月19日
注册:2024年2月19日9:00至2月27日15:00
报名:2024年2月21日9:00至2月27日17:00
资格审查:2024年2月21日9:00至2月28日9:00
缴费确认:2024年2月28日9:00至3月1日24:00
打印准考证:2024年3月26日9:00至3月30日9:00
笔试时间:2024年3月30日
笔试成绩:预计5月
24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让农民工融入城市
【背景链接】
民政部近日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这是中央探索将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个全局性的、专门性政策文件。意见指出,按照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将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劳动就业、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优抚救济、社区教育、社会救助、文化体育、社会治安等社区服务项目逐步向农民工覆盖。
广东省委书记则进一步要求广东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镇的制度设计,加快研究并适时出台取消“农民工”称谓的政策措施,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真正融合。版权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目前,1亿多进城农民工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体制性障碍、城乡利益冲突以及农民工知识技能不足等原因,农民工一直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是没有真正成为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农民工城市融入是城市化的重要环节。
【标准表述】
[意义]
当前,我国外出农民工有1.64亿人,其中约六成是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户籍在农村,但长期在城市就业,在社区生活,既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有融入城市生活的期盼,希望能够像当地居民一样参与社区管理,享有社区服务。发挥好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组织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为农民工提供帮助和服务,改善农民工生活环境和条件,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睦相处,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统筹城乡发展、有序推进城镇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让农民工同城市居民一道共享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成果。
[困境]
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入的困境
第一,收入水平难以明显提高。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方面处于劣势,职业层次偏重体力付出,大多从事对技术要求不高的职业或者传统的建筑行业的工作,对新兴的技术掌握甚少,缺乏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因而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级专业技术工人的需求,只能在低级劳动力市场徘徊,收入水平难以提高。第二,没有稳定的居住地。绝大多数农民工家庭聚居在房租低廉的城乡结合部地区,且居住地不稳定。版权
第三,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目前,城乡一体化政策和制度尚未真正落实,受户籍制度、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政策等多方面的制度排斥,外来农民工及其家庭还不能与户籍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特别是,当他们遭遇工伤、失业、疾病、年老、贫困等生活风险时,无法得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援助和保护。
第四,城市归属感低。由于农民工在职业、居住条件等经济层面上处于明显劣势地位,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社会层面与城市人接触、交往的困难,而交往、接触的困难又直接阻碍了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价值认同观念的形成,造成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低。
[原则]
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应遵循以下原则:
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促使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强化服务,完善管理。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为农民工生活与劳动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
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正视农民工与城市社区居民之间存在的思想认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差异,教育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推动包容式融入,实现包容式发展。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鼓励各地区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农民工融入社区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务求取得实效。
[措施]
第一,逐步消除制度障碍,促进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入。
一是要逐步将子女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与户籍剥离。
二是推行居住证制度,将居住证视为公民拥有定居权的合法证明,并允许公民自由、方便地获取居住证。实现居住证制度对流动人口全覆盖,发挥好居住证制度在人口调控、人口管理和人口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版权
三是完善以居住证制为载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的配套政策,逐步扩大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内容,最终实现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待遇。
第二,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
一是政府部门应开办以提高劳动技能为主的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和以提高文明素质为主的“市民学校”,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流动人口学校、流动人口图书馆,为提高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素质创造条件。
第三,促进流动人口社区融合。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就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区化,即针对流动人口的一切服务和管理最终落实到基层社区。
一方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站建设。一是逐步改善基层流动人口服务站的办公设施,为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二是加强服务站管理员队伍建设,逐步建设一支年轻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员队伍。三是为流管服务站提供充足的服务管理资金保障。版权
另一方面,在社区层面组织农民工自管组织和行业协会,并扩大农民工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使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建立新的社会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