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错题)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和水汽供给量的影响,温度低,水汽充足的环境中,热带气旋生成的频次相对低,发展和增强也较慢。()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和水汽供给量的影响,上层大气和海表之间的温度差距将变大,热带气旋强度也随之增加。水汽充足的环境中,热带气旋生成的频次相对高,发展和增强也较快;水汽不充足的洋面上,热带气旋生成频次很低,没有生成就无所谓发展和增强了。题干“温度低,水汽充足的环境中,热带气旋生成的频次相对低,发展和增强也较慢。”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是地球物理环境中最具破坏性的天气系统之一。参与其中的物质是热带洋面上的空气和水汽,水汽中蕴含的潜热是其能量来源。热带气旋只在地球的几个区域生成,如:东北太平洋热带、西北太平洋热带、西南太平洋、印度洋孟加拉湾附近、南印度洋、西北大西洋等热带、亚热带洋面生成。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自然地理
来源
2016年吉林省白山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第93题
2 、(单选题)汉代()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西藏的纺织品经此源源西运。
A.张骞
B.张良
C.司马相如
D.司马光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A项正确,因此当选),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A项正确,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张良(约前250年—前189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今河南许昌)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先辈在韩国首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张良去世后,谥号文成。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中国历史
来源
2019.5.1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专职干事招聘笔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第13题
3 、(单选题)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儒家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
B.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藐视礼法
C.奉孔子为先师
D.西汉以后,儒家思想逐渐在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即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儒家强调礼乐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藐视礼法的不是儒家思想。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形成于南宋时期,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分别是:《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也被尊为儒教始祖。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项:汉武帝在位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了儒家思想,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文化常识
来源
2015.07.28江苏省如皋市夏季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第56题
4 、(对错题)孟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的道家治国理念。老子告诫君王“不与民争”,强调“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无为即不妄作为,需遵循客观规律而为。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大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的指导下取得。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文化常识
来源
2021年4月24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政务服务中心公开招聘考试第112题
5 、(对错题)晚唐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牧,人称“小李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小李杜”是指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而不是李白和杜牧。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李白和杜甫,被称为“大李杜”。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誉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文学常识
来源
2018.7.29安徽省亳州市开发区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第56题
6 、(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与宋太祖赵匡胤无关的是:
A.杯酒释兵权
B.陈桥兵变
C.烛影斧声之谜
D.靖康之变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靖康之变发生于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由此可知,“靖康之变”与北宋徽、钦二帝有关,与宋太祖赵匡胤无关。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项: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项: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后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中国历史
来源
2018.5.26浙江省检察院司法雇员笔试真题第23题
7 、(单选题)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可分为三个阶梯,下列作为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D.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中国第一级阶梯、中国第二级阶梯与中国第三级阶梯,共三级阶梯。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其中,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本项既不是一二阶梯分界线,也不是二三阶梯分界线,为干扰选项。B项错误。
C项: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并非为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C项错误。
D项: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为我国的200mm年等降水量线,也是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并非为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D项错误。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自然地理
来源
2018.11.24陕西省渭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第97题
8 、(单选题)下列属于知识表述性错误的一项是:
A.成语“南橘北枳”与晏婴出使楚国有关
B.苏武牧羊的地点在今天的贝加尔湖
C.东汉使者班超同时也是《汉书》的作者
D.西汉张骞与唐代鉴真出行的方向不同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班超是东汉时期的军事家、外交家。《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由此可知,《汉书》的作者是班固。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南橘北枳,是晏婴出使楚国时,楚王想用狗洞侮辱晏子,晏子却用造访“狗国”还是“人国”来机智应对,楚王押上了一个齐国罪犯想要羞辱晏子,晏子却用南橘北枳的典故来反击。“南橘北枳”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项:苏武牧羊这个故事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苏武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被普遍认为在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项:张骞是出使西域,而鉴真则是东渡日本。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文学常识
来源
2016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高新区《公共基础知识》笔试试题第71题
9 、(单选题)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A.烷烃
B.乙醇
C.甲烷
D.环烷烃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外形与冰相似。由于含有大量甲烷等可燃气体,极易燃烧。
因此,选择C选项。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物理化学
来源
2017年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30题
10 、(对错题)“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中的“终日唱歌”的蝉指的是雌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的,雄蝉的叫声,雌蝉听来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因此“终日唱歌”的蝉指的是雄蝉。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动物的求偶行为:求偶行为是指寻求配偶,导致交配的行为。如某些雌性昆虫(蝴蝶、毒蛾)能分泌有气味的物质以吸引远处的雄体;雄孔雀开屏以吸引雌性;雄性锦龟用触碰的动作求偶;雄蛙通过鸣叫求偶。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生物医学
来源
2016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国税笔试真题第9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