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事业单位笔试真题:人文科技(11.8)

湖北华图 | 2021-11-08 10:37

收藏

  1 、(单选题)不在街边小铺吃未经严格消毒的食品,有利于预防: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肾炎

  D.糖尿病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发病率高。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预防甲型肝炎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街边小铺吃未经严格消毒的食品;接种甲肝疫苗,提高免疫力,预防甲肝的发生和爆发流行。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最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而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和医源性感染。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C项: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不同的抗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不同的抗体,结合成不同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的不同部位造成的病理损伤,形成不同的肾炎类型。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D项: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有两个主要成因:胰脏无法生产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是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生物医学

  来源

  201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三支一扶考试真题第89题

 

  2 、(多选题)近几年地震频发,关于地震自救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若在郊外发生地震,应注意远离陡坡、高压线等

  B.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应加速驶离地震区域

  C.若不幸被废墟埋压,要保存体力,尽量找水和食物

  D.若住在二楼,应立即跳楼

  正确答案:BD

  解析

  AC都是正确的做法,行车遇地震应该停车避险、住在二楼由于楼层低应该步梯下楼,不可立即跳楼(摔伤会影响逃生速度)。

  考点

  人文科技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来源

  2016年广东省阳江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85题

 

  3 、(对错题)洋务运动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清政府为镇压义和团起义的过程中兴起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这样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在此之前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例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因此,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不是镇压义和团起义。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被准许在中国传教和成立教会。在治外法权之下,不单教会的西方神职人员不受清政府管辖,一般中国信徒也常获教会庇护。地方上,基督教教会每每因为文化、风俗差异等等各种原因,与地方民众发生冲突。部分不良教民欺压当地民众,而地方政府却往往因为惧于教会的治外法权,不欲与洋人作对而未能持公处理,造成教案。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中国历史

  来源

  2018.9.21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83题

 

  4 、(单选题)标志着中国开始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C项:《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D项:《辛丑条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中国历史

  来源

  2017年天津市宝坻区部分单位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真题第54题

 

  5 、(单选题)红军长征经过甘肃最终到达陕西,以下不属于红军长征路线中甘肃境内的是:

  A.吴起镇

  B.腊子口

  C.会宁

  D.秦安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吴起镇是旧镇名,现改名为吴起街道。地处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中部,1935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成为长征落脚点而名播中外。A项错误,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1935年9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抵达甘肃南部的天险关隘腊子口。国民党军鲁大昌部3个团据险阻击红军前进。当天,红军正面强攻,未能突破国民党军防御阵地。17日,红军两个连翻越悬崖陡壁,穿插国民党军侧背,一举将守敌击溃。天险腊子口突破后,中央红军进入甘南开阔地带,北上陕甘地区的通道开辟出来了。B项正确,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C项:会宁县,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会宁由此闻名中外。C项正确,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D项:秦安县隶属甘肃省天水市,红二十五军长征东渡葫芦河,在秦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D项正确,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考点

  人文科技

  国情省情

  省情

  来源

  2018.5.26甘肃省兰州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管理类)第18题

 

  6 、(单选题)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的理念,下列语出《尚书》的是:

  A.“和为贵”

  B.“和而不同”

  C.“协和万邦”

  D.“兼爱非攻”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意为: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C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意为: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为: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兼爱非攻”出自《墨子·兼爱》。意为:反对侵略战争,支持和平相处,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文学常识

  来源

  2015.8.29辽宁省铁岭市直及银川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第100题

 

  7 、(单选题)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每个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每个人的()不同分辨出是谁的声音。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音色是指不同的声音的频率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个反应声音特征的因素就是音色。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声音频率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物体学中用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频率越小,音调就越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如海豚的发声频率7000HZ~1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如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来交流。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0Hz~1100Hz。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响度即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的单位是分贝,符号是dB。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其中30—40分贝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分贝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会完全失去听力。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该项将“音调和响度”结合,为干扰项。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物理化学

  来源

  2016.7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38题、2016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16题

 

  8 、(多选题)环境灾害包括:

  A.泥石流

  B.水土流失

  C.热带气旋

  D.地面沉降

  正确答案:AB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环境灾害,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灾害,是除自然变异因素外的另一重要致灾原因。主要指人类过度开发资源和排放废弃物造成的大面积和跨地区的灾害。其中气象水文灾害包括:(人为)洪涝、酸雨、干旱、雪灾、沙尘暴、风暴潮、海水入侵(温室效应)。地质地貌灾害包括:地震、崩塌、雪崩、滑坡、泥石流、有毒尘埃降落(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地下水漏斗(过量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大型工程造成的对环境的危害)、水土流失(滥伐森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工农业生产与生活排放造成的全球环境变暖及臭氧层损耗等问题。

  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

  C项: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热带气旋)、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台风(热带气旋)属于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灾害。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

  注意: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泥石流既属于环境灾害,也属于自然灾害。有些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如不合理开挖、弃土弃渣采石、滥伐乱垦等。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自然地理

  来源

  2015.3.14辽宁省阜新阜新市海州区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第89题

 

  9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自由民主”的思想

  B.“让他三尺又何妨”是中国古代官员修身廉洁的真实写照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说明考察和识别干部应该走群众路线

  D.“善临症者,功夫在药外”说明好医生除了采用药物治疗疾病外,还应顾及病人的心理治疗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出处是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让墙故事,教导做人要宽宏大量。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陈胜所说,其意初为: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按当时的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就比我们高贵吗?反映的是自由民主的思想。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C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汉朝王充《论衡》,含义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启示着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听取意见。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D项:“善临症者,功夫在药外”是说一个好医生除了采用药物治疗疾病外,还应重视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非药物疗法,同时还应顾及病人的心理治疗,这就是药外功夫。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文学常识

  来源

  2019.1.5山西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上午场)第86题

 

  10 、(单选题)地球5.1亿平方千米的表面积中,陆地约占多少()%。

  A.2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故B项最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陆地,地理名词,在通常意义上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水淹没的部分,由大陆、岛屿、半岛和地峡几部分组成。它的平均海拔高度为875米。人们在陆地上繁衍生息,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人类文明,建设美好的家园。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自然地理

  来源

  2019.11.10安徽省黄山市事业单位下半年年考试《公基》(B卷)第34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