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2014年全省财政再向民生倾斜,在省预算安排中把80%左右的公共财政支出计划用到民生项目上。实施民生工程的哲学依据是: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民生工程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从认识中得出来的,而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表述错误,A项不当选。
B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要随着过程的推移与历史条件的变化要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题干强调民生问题,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与真理无关,B项不当选。
D项: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是指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表观。题干强调民生问题,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与世界观方法论无关,D项不当选。
考点
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
来源
2015.1河北省沧州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真题第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