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2021武汉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练习:哲学概述知识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21-01-19 11:52

收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A项:客观唯心主义指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原理)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外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比如老子指出“道”生万物,便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A项错误。B项:这句话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陶渊明《饮酒十三首》。意思是身处纷纭人世,却感受不到车马的喧闹。若问怎么能够如此,因为我独得情趣,心既远远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所处的地方自然就显得超尘绝俗。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认为心是决定环境的因素,把主观的心当作了世界的本原。现代人认为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也是同理,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项正确。C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的最初形态。它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的物质基础。比如中国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把世界本原归为具体的物质形态。C项错误。D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