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湖北事业单位招聘公基每日一练及解析: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20-12-18 11:00

收藏

湖北事业单位招聘公基每日一练及解析: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 为人民服务

  B. 家庭和睦

  C. 爱岗敬业

  D. 建设和谐社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其中,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

  相关阅读:

  “接地气”:让道德的土壤厚起来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高,道德领域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

  今天,我国社会进入了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充满活力、推动发展却也充满矛盾的历史阶段。物质富有起来了,为什么道德领域的这些问题反而突出起来了?

  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不断给我们带来“财气”,也形成无所不在的“地气”。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不能不接好这个“地气”。一个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价值体系和作为其反映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必须回应全社会的利益关切。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要搞“市场社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要使市场在社会生活中也起决定性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要使有德的人多起来,道德的土壤厚起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席地而来,浩浩荡荡,其特色之一,就是能以“厚德”载市场经济。

  手持利益这把“双刃剑”,身处社会这个共同体,需要坚守底线、明晰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经过了个人利益的觉醒、市场经济的洗礼,如何把经济冲动与道德追求、把物质富有与精神高尚成功结合起来,检验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落实程度,检验着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程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说,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合作、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因此,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后面,还有“良好道德的人”对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把源于人的同情的利他主义情操视为人类道德行为的普遍基础和动机;在《国富论》中,又把人性本恶作为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把个人利己主义的利益追求当作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动机。他提出了问题,却未能解决问题,给出的是一个“斯密悖论”。

  其实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本性”,有着巨大的能量,关键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时代公民的道德建设中,唤回它、激活它、放大它,使它成为强大的正能量。笔者认为,今天,诊治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道德失范现象,不妨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中,去找回和强化道德约束和慎终追远的定力,去增强我们民族在现代化浪潮中强身壮体的抗体,增强人们在各种物质诱惑面前的免疫机能,促使人们做到见利思义、义利并举、先义后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