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题】
国内外相关调查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现象普遍存在。对此你怎么看?
课程推荐:礼包【综合岗|教师岗|医疗岗】⇔课程【ABC类|D类|E类|】
相关阅读:2020湖北事业单位考试资讯专题|成绩查询入口
【思路解析】
热爱劳动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学校和家庭也经常告诉孩子要热爱劳动,经常给孩子传递热爱劳动的理念。然而现实却是我国当下大部分孩子根本没有劳动意识,甚至是有的孩子连最基础的梳头、系鞋带都不会。这不禁让人担忧,劳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如果劳动教育缺失孩子缺乏劳动意识,带给相当数量的学生影响首先是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也不珍惜劳动成果。也会让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对家庭产生依赖甚至是生活都难以自理。如果连最起码的劳动都不会又何谈让孩子成人成才呢。
其实这一问题不是孩子不爱劳动更多的是孩子没有时间劳动。一是由于家庭的溺爱更多的时候给孩子传递的都是“这是大人的事,赶紧写作业吧。”二是孩子作业繁忙较多,可能连补习班都上不过来根本没有机会劳动。三是学校劳动教育缺失更多的只是走走形式离“出出力、流流汗”的劳动体验要求相差甚远。
劳动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在未来能够承担更多责任。所以劳动要加强实际,不能空谈。
1.教育部门应该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避免其他学科课程与劳动课发生冲突,扩大劳动教育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
2.学校也要多开展相应的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阶段,要注重实际效果。让孩子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孩子树立正确观念传承美德,要尽到教育职责。
3.家长也要多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给于孩子鼓励,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对孩子负责不能过于溺爱,让孩子能够独立、坚强面对生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