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融电子写作、电子编辑、电子检索、阅读与电传网络于一体的电子期刊网络出版的兴起,加快了“无纸信息社会”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期刊出版模式。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阅读电子出版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推进,电子出版也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期刊出版方式,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论点是:
A.电子期刊网络出版的兴起,加快了“无纸信息社会”的进程
B.阅读电子出版物将成为世界潮流
C.电子期刊网络出版的兴起对传统期刊提出了新的挑战
D.电子期刊较传统期刊更有生命力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提出电子期刊网络出版的兴起,加快了“无纸信息社会”进程的观点,接着详细介绍了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阅读电子出版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最后介绍了我国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电子出版也逐渐取代期刊出版方式。文段为“总—分”结构,强调了电子期刊网络出版的兴起加快了“无纸信息社会”的进程。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将成为世界潮流”文段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C项:“对传统期刊提出了新的挑战”属于论证的部分,偏离文段重点。D项:文段没有对“电子期刊”和“传统期刊”进行比较,无中生有。
2.(单选题)随着军事制造技术的发展,加强军事伦理规范的研究,推进法律条约的制定,以限制相关技术、工具、材料的扩散和获取十分必要。在这方面,国际社会已经做出许多努力,诸如《防止核扩散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等等,在规范武器使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条约限制的对象往往专注于国家,随着一些颠覆性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军事领域,小团体甚至个人生产军事装备的空间将越来越大。他们不仅能生产军事装备的组件,而且能生产大型军事装备的主体,甚至整个终端产品本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需进一步扩大法律在军事领域的覆盖面
B.在发展军事技术的同时应不断增强道德规范
C.应严格控制颠覆性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D.新形势下推动军事伦理规范研究迫在眉睫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观点,要加强军事伦理规范的研究,推动法律条约的制定,限制军事制造相关技术、工具等的扩散。紧接着通过“在这一方面”,对观点解释说明,提出国际社会做出了诸多努力,一些条约在规范武器使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转折后提出新的问题,这些条约限制的对象专注于国家,小团体和个人并没有加以规范约束。
第二步,对比选项。A选项是文段的意图所在。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道德规范”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C项:曲解文意,文段不是强调控制颠覆性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而是要通过规范限制小团体、个人等军事行为。D项:虽为对策,但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文段谈的是“法律”。
3.(单选题)两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文化的共存,不是让一种文明普适化,而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约数。毕竟,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璨。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B.孔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C.古人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D.文化共存的实现途径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援引孔子名言引出话题,并通过“不仅……还……”强调“君子和而不同”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然后通过“不是……而是……”引出主旨句“文化的共存,不是让一种文明普适化,而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约数”。后文以星星为例进一步说明。文段是“分—总—分”结构,主体是“文化的共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B项和C项:均偏离文段主体“文化的共存”。
4.(单选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对充分就业目标都更为关注。一般来讲,外国输入的产品会和本国生产的产品形成竞争,一旦本国产品被进口商品替代,从事该项产品生产的本国工人就会失业,这是引起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通过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能够起到替代对外贸易的作用。鼓励中国企业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贸易伙伴国家,一方面可以替代对目标国的出口,增加目标国的就业;另一方面,对外投资企业在当地生产、当地出售,依然可以获得出口的利润,还减少了来自本国的顺差,同样可以避免贸易摩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会逐渐增多
B.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国际贸易摩擦
C.金融危机有可能影响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
D.就业保护是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背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对充分就业目标非常关注。接着阐述了国际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方法是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从两方面具体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好处。文段属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主旨句是第三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文段只是提出鼓励中国企业这样做,结果如何并没有提到。C项:对应文段第一句话,属于非重点。D项:“就业保护”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及。
5.(单选题)世人皆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孩子智商高,在各类知识性考试中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但中国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较弱。著名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中国在孩子的智商方面教育很成功,效果很明显
B.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对创造力的解读
C.中国应重视孩子在思考力、创造力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D.中国非常重视孩子智力开发,考试成绩出类拔萃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到中国孩子擅长考试,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提出问题“中国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较弱”,然后援引陶行知先生的话说明创造的潜能人人都有,需要善于发现、善于把握,最后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文段是“分—总”的结构,主旨句为最后一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和D项:“中国在孩子的智商方面教育很成功”“考试成绩出类拔萃”对应“分”的部分,非重点。B项:属于援引观点的部分,非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