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师招聘试题

首页 > 每日一练 > 教师招聘试题

教师招聘每日一练 2024(12月12日)

未知 | 2024-12-11 09:35

收藏

  1.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在结构上存在正式班级组织和非正式班级组织。下列关于非正式班级组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非正式班级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

  B.非正式班级组织是学生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C.非正式班级组织的行为方式是比较松散的、非规范性的

  D.非正式班级组织与班级正式群体的价值目标总是相冲突

  2.学生将新学概念“梨子”归到“水果”这一总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同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3.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回忆朋友的名字

  B.完成口头作文

  C.穿衣服

  D.浮现童年的生活情境

  4.王老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带领学生一起用剪刀和胶带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了已经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情境法

  5.数学老师在教授“相遇问题”时,一开始呈现了“相对、相向、相背、同时”几个词,让学生两人一组用行为表达出这几个词的意思,之后才开始讲相遇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 )。

  A.抛锚式教学

  B.随机进入式教学

  C.情景式教学

  D.支架式教学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非正式班级组织的特点。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以情感力量维系的组织。在中小学的班级中,不仅存在以班委会为核心的正式组织,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对班级管理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能否充分发挥它的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影响,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校、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由此可知,二者既可以相互积极影响,又可以相互阻碍。故本题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题干中新概念是“梨子”,旧概念是“水果”,新概念是旧概念中的一种,这属于下位学习。故本题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的特征。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地思维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大特征:(1)目的性。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由目的指向活动。它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终结状态。如做梦,缺乏明确的目标,不属于问题解决。(2)序列性。问题解决必须包含一系列心理操作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自动化或单一的操作不能构成问题解决。(3)认知性。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A选项回忆朋友的名字、D选项浮现童年的生活情境,虽然都具有目的性,但是这些活动只需要简单的记忆提取,因此不属于问题解决。C选项穿衣服,虽含有目的性和系列操作性,但是没有思维的认知操作参与,因此也不属于问题解决。故本题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在数学中,实验法可用来发现或验证许多数学对象的性质。如几何中对各种图形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的导出,常使用割补法变换成易于计算的等积图形来加以解决。题干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最后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这一组关系。符合教学的实验法的理念。B选项,强调巩固知识,题中是获取新知。C选项,强调学生看。D选项,题干中并未创设情境。故本题选A。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模式为“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究规律-巩固提高”,题干中数学老师首先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揭示事物发展与变化结果,符合这一规律。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均有小组协作学习环节。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