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业单位笔试试题

首页 > 每日一练 > 事业单位笔试试题

2024湖北事业单位考试每日一练 10月19日

湖北华图 | 2024-10-31 18:22

收藏

  1.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下列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战场的司令员是朱德

  B.杨靖宇是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伟大烈士

  C.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是上甘岭战役

  D.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定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战场的司令员是彭德怀。A项错误。

  B项: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牺牲在抗日战争。B项错误。

  C项:1953年7月13日21时,志愿军第20兵团三个作战集团和第9兵团第24军突然在25公里的正面战场上同时发起了进攻。志愿军1100多门火炮,对金城以南敌军阵地进行了猛烈轰击,这是志愿军入朝以来动用火炮数量最多、消耗弹量最多的一次。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军大部分工事,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炮火准备结束之后,步兵迅速发起攻击,仅用1个小时就全面突破敌4个师的前沿阵地。随后,各突击集团先后发起多路猛烈冲击,迅速向南进攻。这就是史称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C项错误。

  2. 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关于李鸿章的相关史实,说法错误的是:

  A.是湘军的创立者

  B.创办北洋水师

  C.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

  D.甲午战争失败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湘军是晚清时期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曾国藩因势利导,在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这支军队在曾国藩的领导下,成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力量。‌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李鸿章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早年随业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因战功擢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参与清廷在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务,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机构,又组建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中,因诸种失误,使北洋水师覆没,战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3. 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关于李鸿章的相关史实,说法错误的是:

  A.是湘军的创立者

  B.创办北洋水师

  C.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

  D.甲午战争失败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湘军是晚清时期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曾国藩因势利导,在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这支军队在曾国藩的领导下,成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力量。‌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李鸿章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早年随业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因战功擢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参与清廷在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务,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机构,又组建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中,因诸种失误,使北洋水师覆没,战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4.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洋务派开设工厂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的资产阶级诞生了,但是中国无产阶级早已经诞生。B项排除。

  C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已经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C项排除。

  D项:辛亥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中国无产阶级已经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D项排除。

  5. 下列与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秦、汉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

  B.明代中枢政务机构初期有三公、三孤

  C.宋代的枢密院是主管财政的专门机构

  D.军机处始设于清代雍正帝统治期间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枢密院,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宋朝设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宋朝枢密院是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军队的调防、战争的动员、战争的指挥等都是枢密院的职责,同时也领导兵部的工作。所以选项中“宋代的枢密院是主管财政的专门机构”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秦、汉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A项正确,排除。

  B项:明代中枢政务机构初期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元代仅置三公,未有三孤。惠帝、成祖时,曾一度废公、孤官,至仁宗时复置。B项正确,排除。

  C项:宋朝的中央机构在神宗元丰前后有很大的不同。元丰以前,虽仍有三省六部,但形同虚设。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真宰相之任,参知政事为副相,总揆行政;又设枢密院掌军事,转运使司、铁盐使司、度支使司等三司掌财政,这样形成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的局面,宰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D项: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D项正确,排除。

  二、多选题

  6.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与很多国家在各领域都有一定的交流和合作。关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西汉末年,道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B.唐朝时期,唐玄宗派遣玄奘天取经

  C.清朝时期,郑成功率战舰战胜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D.清朝时期,康熙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大败俄军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佛教产生于印度,经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后来渐次传入内地。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年代,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西汉哀帝时期。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并非从外部传入,而是在中国本土逐渐发展壮大的。A项错误,当选。

  B项:唐太宗李世民派遣玄奘前往天竺取经,B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C项: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C项正确,排除。

  D项:雅克萨(今中国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罗斯阿尔巴津诺)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D项正确,排除。

  7.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与很多国家在各领域都有一定的交流和合作。关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西汉末年,道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B.唐朝时期,唐玄宗派遣玄奘天取经

  C.清朝时期,郑成功率战舰战胜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D.清朝时期,康熙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大败俄军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佛教产生于印度,经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后来渐次传入内地。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年代,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西汉哀帝时期。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并非从外部传入,而是在中国本土逐渐发展壮大的。A项错误,当选。

  B项:唐太宗李世民派遣玄奘前往天竺取经,B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C项: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C项正确,排除。

  D项:雅克萨(今中国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罗斯阿尔巴津诺)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D项正确,排除。

  8. 西汉王朝打败匈奴后,于公元前111年,采取“列四郡、据两关”的举措,行政上将河西走廊纳入版图,由东向西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军事上四郡之北修筑长城。敦煌西面设置( ),征召大量士兵在此戍边和屯田。

  A.玉门关

  B.剑门关

  C.嘉峪关

  D.阳关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公元前138年、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与欧亚大陆之间的陆上交通全线打通。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打败匈奴后,于公元前111年,采取“列四郡、据两关”的举措,行政上将甘肃兰州以西的河西走廊纳入版图,由东向西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军事上四郡之北修筑长城,敦煌西面设置玉门关、阳关,征召大量士兵在此戍边和屯田。敦煌成为汉王朝西面的门户,是进出汉王朝和西域的重要关口。同时,汉王朝还采取积极开发边疆的措施,从内地向敦煌和河西走廊移民;内地居民带来了中原的农耕和水利灌溉技术,改变了原来的游牧经济,又传入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汉文化,确立了敦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因此,选择AD选项。

  【拓展】B项: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千米处,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敦煌在甘肃,剑门关在四川,B项错误。

  C项: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题目在汉朝,嘉峪关建于明朝,C项错误。

  三、判断题

  9. 司马迁称赞张赛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赛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张赛也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把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凿空”的意思是开辟,凿通。一方面,经中国西北和中亚的丝绸之路贸易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已存在,但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的路线,而且断断续续,不大为世人所知。因此司马迁等中国古代学者认为“西域险阸,本无道路”,将张骞通西域视为开辟道路的创举,称其为“凿空”。张骞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东方的哥伦布”。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故里在汉中城固县城南2公里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匈奴人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10. 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70周年,也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15 周年。(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同时也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15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短短几十年,西藏实现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因此题干中关于“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70周年”的表述错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