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师资格证试题

首页 > 每日一练 > 教师资格证试题

教师资格 每日一练 2024(7月7日)

湖北华图 | 2024-10-17 19:49

收藏

  1. 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单选)

  A.目标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垂直管理

  2.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教育家是( )。(单选)

  A.杰克逊

  B.夸美纽斯

  C.埃拉斯莫斯

  D.德鲁克

  3.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 )。(单选)

  A.促进温故而知新

  B.加强教学相长

  C.发展学生个性

  D.坚持循序渐进

  4. 班主任和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处于( )。(单选)

  A.主体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主导地位

  D.辅助地位

  5. 开展班级活动,要注意前后活动的衔接,使前一次活动的结束成为后一次活动的起点,推动学生认识的深化。这主要体现了班级活动的( )。(单选)

  A.针对性原则

  B.开放性原则

  C.连续性原则

  D.创造性原则

  6. 王同学经常逃课、打游戏,学习成绩也不好,尽管老师多次教育,还是没有好转。但他篮球打得特别好,你认为老师可以采取的教育对策包括( )。(多选)

  A.了解王同学坏习惯养成的原因,对症下药

  B.鼓励其他同学好好学习,打好篮球,不要向王同学学习

  C.争取与家长配合,发挥班集体力量,创造后进生转化条件

  D.主动与王同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好后进生转化的基础

  7. 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多选)

  A.灵活性

  B.开放性

  C.强制性

  D.综合性

  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平行管理是依据马卡连柯的相关理论提出的班级管理模式,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题干描述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符合班级平行管理的概念。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C选项,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D选项,班级管理实行垂直管理模式,是指不得越级管理或越级上报。每个人对自己的直接上司负责,培养学生的管理及服从意识。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B选项。

  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一词的提出。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而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则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艾拉斯莫斯,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选项A,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首先提出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选项B,夸美纽斯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但并非最早使用班级一词。

  选项D,德鲁克提出了班级的目标管理。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ABD三项均与题干表述不一致,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作用。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干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选项A,温故而知新是指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

  选项B,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选项D,循序渐进意思是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行教学,题干未涉及。

  ABD选项均与题干表述不一致,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课外活动就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辅导起着重要作用。题干中班主任和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地位处于启发指导的地位,故B选项正确。

  A选项,主体地位是指受教育者在学习活动中应该处于主体地位。

  C选项,主导地位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应处于主导地位。

  D选项,辅助地位是指不符合新课改对教育者的地位要求,为干扰选项。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

  5.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班级活动的原则。班级活动的原则包括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知识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A选项,针对性原则一方面是针对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针对班级实际存在的问题。

  B选项,开放性原则,一方面是指在形式上:①向校内开放;②向家庭开放;③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是指在内容上:①让学生了解党的基本路线、了解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培养主人公精神;②了解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确立心中的榜样;③指导学生讨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

  C选项,连续性原则指开展班级活动,要注意前后活动的衔接,使前一次活动的结束成为后一次活动的起点,推动学生认识的深化。

  D选项,创造性原则首先表现在内容上,要随着形式的发展,不断充实新的教育内容。创造性还表现在形式上,形式上的创造思维常常是“加一加”、“变一变”“改一改”、“移一移”。

  题干中描述“要注意前后活动的衔接,使前一次活动的结束成为后一次活动的起点”,体现的是班级活动的连续性原则。故本题选择C选项。

  6. 【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老师可以采取:(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3)树立榜样,增强是非观念。(4)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5)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

  选项A,了解王同学坏习惯养成的原因,对症下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因材施教,做法正确。

  选项B,鼓励其他同学好好学习,打好篮球,不要向王同学学习,这是不可取的,没看到学生的闪光点,极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选项C,争取与家长配合,发挥班集体力量,创造后进生转化条件,发挥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做法正确。

  选项D,主动与王同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好后进生转化的基础,有利于后期学生的成长发展。做法正确。

  综上所述,B表述错误,本题选ACD。

  7. 【答案】AB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的特点包括:(1)参与的自愿性和自主性。(2)内容的灵活性和综合性。(3)过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综上所述,选项ABD正确。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