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下列有关重大科技成果中,名称与研发项目对应有误的是:
A.“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
B.“悟空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C.“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D.“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我国科技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悟空号”是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墨子号”。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天宫”系列为我国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属载人航天器。
C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截至目前,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62米。
D项:“天眼”是我国的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由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采用中国科学家独创设计及利用我国贵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设的一个约30个足球场大小的高灵敏度巨型射电望远镜。
2.(多选题)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人均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
A.国民收入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B.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C.外贸状况特别是进口商品总量
D.人口总量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
第二步,人均消费水平(年)=居民个人消费总额/年均人口总数。居民个人消费总额是指居民对货物的最终消费总额,它的高低主要受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积累率的高低的影响,年均人口总数是指一年内各个时点人口的平均数,综合反映全年的人口规模,主要受人口总量的大小所影响。所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额和增长速度、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人口总量。
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
C项:外贸状况特别是进口商品总量不能算入居民消费,因为居民消费是居民为了个人最终消费需求而购买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全部支出(消费),而进口商品一般情况不能直接成为居民的消费对象,还需要经历中间零售环节,所以C选项不选。
3.(单选题)现代计算机内部一般采用二进制形式,我国历史上的(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值逻辑思想,它最早记载在( )上。
A.八卦图 《河图洛书》
B.算筹 《周髀算经》
C.算筹 《九章算术》
D.八卦图 《周易》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
第二步,二值逻辑思想是指非真即假的思想。八卦图是伏羲所作,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值逻辑思想,是二进制的始祖。《周易》最早记载了伏羲八卦图的组合排列。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是华夏文化、阴阳五行术数的源头。《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圣人指伏羲。传说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据此画成八卦。在《河图洛书》中并没有记载八卦图。
B项:算筹是一种计数法,这种计数法符合十进位值制,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表示单位数目。《周髀算经》是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未反映二值逻辑思想。
C项:《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该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未反映二值逻辑思想。
4.(单选题)关于我国重要的资源调配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工程贯穿了新疆、甘肃、安徽等省区
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是小浪底水库
C.西电东送中部通道的电力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
D.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包括兰新线和陇海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第二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包括了西电东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工程。“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自新疆轮台县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宝鸡、西安、洛阳、平顶山、信阳、合肥、南京、常州,上海等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选项A表述正确。A项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在丹江口水库东岸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境内的工程渠首开挖干渠,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荥阳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选项B中表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是小浪底水库”。B项错误,排除。
C项:“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西电东送”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选项C中表述为“中部通道的电力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C项错误,排除。
D项:北煤南运,宏观上指中国北方地区煤炭向南方地区大量运输。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是大同——秦皇岛,太原——青岛,侯马——石臼所,长治——连云港,长治——枝城,长治——武汉等铁路。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市,途经万里长城西端嘉峪关,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陇海铁路简称陇海线,途经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等地。由此可知兰新线和陇海线不是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选项D中表述为“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包括兰新线和陇海线”。D项错误。
5.(单选题)“21世纪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对人体无毒且无不良反应,被称为“亲生物金属”,可作为人造骨材料。下列关于“21世纪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21世纪金属”是指钛和钛合金
B.“21世纪金属”只运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C.“21世纪金属”是一种新型石墨烯材料
D.“21世纪金属”是21世纪发现的一种金属元素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金属相关知识。
第二步,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钛及钛合金是极其重要的轻质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车辆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B项表述太绝对,不选。
C项:钛金属外观似钢,具有银灰光泽,强度大、密度小、硬度大、熔点高、抗腐蚀性很强,是一种新型结构金属,不是新型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D项:钛是1795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洛特从一种红色矿石中发现的一种新元素,他用希腊神话中“泰坦”族的名字来给这种元素命名,中文译为钛。“21世纪金属”的说法是因为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