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单选题)赌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财物为赌注比输赢,达到非法转移财物所有权的一种行为。
根据如上定义,以下属于赌博的一项是:
A.甲公司与球迷们商定:若巴西赢球公司赔球迷们100万,若巴西输球则球迷们赔公司100万
B.公安机关悬赏:公民如抓获拐卖儿童的犯罪嫌疑人给赏金5万元
C.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乙方按期完成工程就奖励100万元,延期完工则每天缴纳4万元误工费
D.卖主与买主商定:若这幅字画为赝品,卖主赔10倍价钱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以营利为目的;
②以财物为赌注比输赢;
③非法转移财物所有权。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公司与球迷间赌球,体现了“以营利为目的”,输赢赔付100万,体现了“以财物为赌注比输赢”,数额巨大,不在合理范围内,属于“非法转移财物所有权”的行为,符合定义;
B项:公安机关的悬赏是为了鼓励公民协助抓捕逃犯,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C项: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的约定,是为了督促乙方按期完工,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D项:买卖双方的约定,是为了诚信合作,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7.(单选题)混合物∶空气
A.财务报表∶利润表
B.金属∶绝缘体
C.合唱团∶团员
D.满族∶维吾尔族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空气”是“混合物”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表”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金属”都是导电的,是导体,“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金属”不属于“绝缘体”,排除;
C项:“团员”可以指“合唱团”成员,“合唱团”成员组成的表演团队叫做“合唱团”,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D项:“满族”和“维吾尔族”是两个少数民族,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8.(单选题)在一项大型招标项目中,只有一家公司中标,虽然参选的9家公司都已知道结果,但在正式公布结果之前,各公司对外界的回复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1)甲公司:“是庚公司中标了。”
(2)乙公司:“应该是庚公司中标了。”
(3)丙公司:“是我公司中标了。”
(4)丁公司:“丙公司没有中标。”
(5)戊公司:“庚公司说的是真的。”
(6)己公司:“是壬公司中标了。”
(7)庚公司:“我公司没有中标,壬公司也没有中标。”
(8)辛公司:“我公司中标了。”
(9)壬公司:“我公司破格中标了。”
已知9家公司中只有4家公司说的是实话,则中标的公司是( )。
A.丙公司
B.己公司
C.庚公司
D.辛公司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丙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第三步,看其余。
观察发现,甲和乙、戊和庚、己和壬的话相同,根据①一家公司中标,②9句话4对5错,和矛盾关系中已经有一假,可以确定,在3组相同的话中必有2组为假,则其余的辛的话为真,即辛公司中标。
因此,选择D选项。
9.(单选题)庆丰包子∶简朴
A.太阳∶黑暗
B.藏羚羊∶保护动物
C.鸽子∶和平
D.黄连∶中药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庆丰包子”象征“简朴”,二者属于象征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太阳”象征光明,不象征“黑暗”,排除;
B项:“藏羚羊”是“保护动物”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C项:“鸽子”象征“和平”,二者属于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黄连”属于“中药”,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0.(单选题)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由上述文字可推出:
A.相对人不是应当知道并且不知道其越权与自己订立合同时,法人的负责人的代表行为无效
B.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越权与自己订立合同时,法人的负责人的代表行为有效
C.相对人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其越权与自己订立合同时,法人的负责人的代表行为有效
D.相对人并非应当知道其越权与自己订立合同时,法人的负责人的代表行为有效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逻辑关系及提问方式,结合选项,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依据题干信息“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可转换为“如果该代表行为无效,那么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订立合同”,则可以翻译为:①无效→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相对人不应当知道且不知道”是对①“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行为有效”,排除;
B项:“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对①“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性结论,是否无效不明确,排除;
C项:“相对人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是对①“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行为有效”,可以推出;
D项:“并非应当知道”是对①后件中一个条件的否定,不能确定后件或命题的真假,无法进行推理,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