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笔试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概论之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课题
课题是本课时所讲的题目,一般要写在一页的首行中间,要醒目。
(二)课时安排
要根据教材的分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各课时教学内容的分配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重点难点的合理分布,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也叫教学目的,即说明本课时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一篇教材教学的行动纲领,要写得具体、明确、恰当、适中。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大纲要求,二是教材特点,三是学生水平。只有三者兼顾,教学目标才能定位准确。设计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1.教学目标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整合作用、评价作用。
2.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1)课标要求
(2)教材特点
(3)学生水平
3.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1)准确
教材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能否达到教材的要求。
(2)具体
设计目标要具体到知识的某一点、能力的某一点。切忌目标设计得大而空。
(3)适度
设计目标要切合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的阶段性。
(4)简洁
目标的表达要准确、简洁,干净利落,以短句为佳。
(5)体现学生主体
不要出现“使学生”“让学生”等表达。
4.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维度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语文知识
一是语文形式知识:字音、汉字、词汇、句子、段落和篇章知识,语法、修辞、文体、文章背景和作家作品知识等。
二是语文内容知识:主要指课文内容涉及的社会、自然等知识。
这两类都是言语信息。
②语文能力
传统:听、说、读、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哪些能力,掌握了哪些方法等,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包括对课文中所写的人、事、物以及所表达观点等的态度(情感)和对课文阅读活动的态度(兴趣)。
5.三维教学目标举例
初中举例:《爱莲说》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的特点;掌握积累文言词句,疏通文章大意,熟读成诵;探究莲花的形象和高洁品质;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大意及内容要点,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语言美;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以“莲”自况、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和洒脱的胸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简称重点)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中关键性、主要性的东西,是教学的重心所在,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内容。
教学重点的确立依据有三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内容、教材主旨。
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即知识难度与学生水平的差距。
学习难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者已有的知识基础很薄弱。
(2)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
(3)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内容。
3.快速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技巧
(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确定教学重难点。
(2)根据课题、课后练习题、文中的高频词汇、课文所在单元的整体介绍等确定教学重难点。
(3)参照教学目标。一般可将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为教学重点,将过程与方法目标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定为教学难点。
4.教学重难点举例
初中举例:《爱莲说》
教学重点:疏通文章大意,探究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和高洁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体会作者借莲所传达的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语文课常用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讲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