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9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迎来它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近日当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新一任总干事。屈冬玉曾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拥有遗传育种博士学位,曾凭马铃薯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工作获“世界马铃薯产业杰出贡献奖”。屈冬玉本人在接受媒体专访中所说,中国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改革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借鉴作用”,“对实现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正能量”。相较于“前所未有”的中国扶贫事业的广为人知,拿下多个“第一”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尚未走入更多人的视野。
截至目前,中国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91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15项的纪录位居世界首位。
【提出观点】
不仅生态和经济价值高度统一,而且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需要投以更多关注,给予更多助力。
【应对措施】
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
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农业文化遗产和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并无二致,都是要在“活化”上做好文章。要切实调动当地农民这一最重要主体的积极性,畅通渠道让多方参与。
在发展模式上,要以农业为基础但又不能局限于此,在实现多种功能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民俗和文化内涵进行进一步的衍生和阐发,以增加一地农业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厚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