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举一个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政策理解题目,对于这类题目,很多考生会纠结到底赞同还是反对一些政策。其实,只要是在正常的价值观下,赞同与反对是都可以的,但是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要充分的论证自己的观点。
例题:某地因大气污染严重,当地政府进行了环境治理,进机关停了很多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导致大部分工人失业,一些企业出现了债务危机,群众对此事褒贬不一。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粗放型企业必然会被淘汰,而在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时,紧急关停显得十分有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而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冲突时,我们宁愿在经济上做些牺牲,也不要一个千疮百孔的绿水青山。高能耗、重污染、粗放型的企业是我国工业发展初期的特定产物,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企业却没有任何改观,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要搞环保,意味着企业就得加大投入,生产成本因此加大,企业为了高盈利,就需要产品价格上升,反而那些污染企业,因为不搞环保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导致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从而迫使环保企业要么是去竞争力,要么放弃环保。致使进入了一个破坏环境的恶性竞争。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的一些罚款、整治手段并未对企业的污染起到明显的作用,所以如今的关停就势在必行。关停重污染企业对于治理环境意义重大,不仅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也对其他企业起到震慑作用,体现了政府在治理环境上的决心。
然而政府的紧急关停也是操之过急,做法稍显极端,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稳定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政府在关停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一系列的民生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健全的淘汰与扶持相结合的机制,做到边关停,边帮扶,给企业重生、升级的机会和政策,尽量做到减少对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做好关停的善后工作,对于失业人员要给予政策,或是进行补助,或是给予就业方向上的引导和安排,以保障群众的正常生活。
以上例子是从反对和支持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并且在论证中都充分给予理由,在对策上也对应的给出了建议,逻辑严谨,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