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已进入考前复习阶段,湖北人事考试网(http://hb.huatu.com/)将及时更新湖北公务员、湖北政法干警、湖北公务员、湖北事业单位等招考资讯。考生敬请关注【2017湖北公务员交流群1:205374853】,咨询电话:027-87870401
基期量:作为比较标准的量;现期量:与标准相比较的量如英国比日本,日本是标准,是基期,英国与标准相比较,英国是现期。
衡量现期比基期增长了多少,用增长量来衡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衡量现期相对于基期增长了多块,用增长率来衡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
比重:部分占整体的比例,比重=部分/整体
百分号:带%的数。从数值上来讲,%为分母是100的意思。如20%=20/100=0.2.
百分点:百分数之间作比较,一般化为百分点之后做加减,n%=n个百分点。如A的增长率为20%,B的增长率为30%,我们可以说A的增长率比B低10个百分点或者说B的增长率比A高10个百分点。
同比: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如2015年8月同比上升,指的是2015年8月比2014年8月上升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个统计周期作比较,如2015年8月环比上升,指的是2015年8月比2015年7月上升,2015年8月13日环比上升,指的是2015年8月13日比2015年8月12日上升。
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对整体增长的贡献,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所有部分的增长贡献率相加等于1.
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拉动整体增长了多少。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基期量。所有部分的拉动增长率相加等于整体的增长率。
【例】
2015 | 2016 | 2016年拉动增长率 | 2016年增长贡献率 | |
A | 100 | 120 | 20/300 | 20/(400-300) |
B | 100 | 130 | 30/300 | 30/(400-300) |
C | 100 | 150 | 50/300 | 50/(400-300) |
总计 | 300 | 400 | 100/300 | 1 |
成数与翻番
成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研究生学历,则研究生学历的员工占总人数的 2 成。
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例】198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目标为 2500×8 亿元。
◇顺差、逆差
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
◇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
GNP是英文(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恩格尔系数
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这个比例越低,一般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基尼系数
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一般俗称服务业。包括: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如综合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单位;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如旅馆、理发店、生活用品修理部等单位;为提高居民文化和身体素质服务的部门,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电影院等单位;为社会管理服务的部门,如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社团组织等。
◇增加值
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注:增加值是统计中常出现的专业名词,与前面提到的增长量是不同的概念)
◇产值
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增加值和产值的区别与联系
总产值和增加值就是人们用来衡量社会生产活动总成果的两个重要总量指标。
以工业生产为例,可以说明总产值与增加值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工业产品价值的总和。它既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转移的价值,也包括新创造的价值。具体地说包括了:(1) 成品价值,即在本企业内不再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产品价值。(2) 按加工费计算的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包括在作业过程中所耗用的材料和零件的价值,但不包括被修理加工产品的价值。(3)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但不允许把企业内部各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就是工业总产值中扣除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和各项劳务消耗以后的价值。
由此可见,总产值和增加值这两个指标既相联系又有区别,总产值包括了转移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因此其数值最大,但它不能确切地反映生产发展状况;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其数值最小,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生产的规模和速度。随着现行统计制度方法逐步向国际接轨,总产值指标将逐步被增加值指标代替。
◇利润率
利润率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利润率主要分为成本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数量关系中的利润率一般指的是成本利润率,资料分析中的利润率一般指的是销售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