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已进入考前复习阶段,湖北人事考试网(http://hb.huatu.com/)将及时更新湖北公务员、湖北政法干警、湖北公务员、湖北事业单位等招考资讯。考生敬请关注【2017湖北公务员交流群1:205374853】,咨询电话:027-87870401
公文写作在近些年的申论考试中都呈现出“当家花旦”的角色,因为其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章可循的特性,因此也成为申论考试中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是考生们在拿到题目之后,急于求成,急于阅读给定材料的习惯,却是公文写作中的一大禁忌。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公文写作审题的奥义就隐藏在看似短小精悍的题干当中。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公文写作的题干当中到底隐藏了哪些“宝藏”.
以15年国考中的经典真题P村生猪养殖讲话稿作为示范:
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20分)要求:(1)全面准确、符合实际;(2)语言得体、有感染力;(3)不超过500字。
一、审身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确身份是公文写作的第一步,也直接关系到行文的用语风格。如导言要言简意赅,倡议书要有号召力,通知则需要通俗易懂。在一篇公文当中,通常会涉及双方的关系。一是行文对象,也即这封公文是写给什么样的人或人群;二是发文机关,也即是由谁或是什么样的单位组织来写这篇公文。
在我们这道例题中,已经假设了写讲话稿的人是一名村干部,而且是熟知信息化养猪模式的人。而讲话稿所面对 的对象人群,则是其他村的养殖管理人员,渴望了解新的养猪模式。通过这样的身份设定,双方都是寻常老百姓身份,因此在写这篇讲话稿的时候,在用语上应当是力求清晰而通俗易懂,不需要如在某高校专题讲座上的讲话稿会需要有专业高度的体现。
二、审文种
审文种是保证写作不偏题的重中之重,不同的文种在格式上和用语上都会其特征。更重要的是,公文写作的大纲中体现了这一题型的明确的目的性,而文种的锁定也有利于该目标的达成。如该例题中是以讲话稿的形式呈现,那么我们在行文的时候,讲话稿的内容上大体可以锁定是介绍信息化养猪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改变原有的养猪方式,以及具体该如何操作这一新型的养猪模式。同时,在语言上也应当遵循通俗易懂的原则。
三、审关键词
审关键词有利于我们在明确行文大体框架是“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后明确正文当中的孰重孰轻。
在这道题里,在“讲话稿”之前有这样的限定修饰短语“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这也就意味着其中的关键词为“经验交流”.何为“经验”?自然是由他人做过并且已经取得成功的做法才能被称作是“经验”.这也就意味着这片讲话稿的重点是教会其他养殖管理人员如何具体去操作去实施。因此,在篇幅比例上的划分,自然当重点陈述如何去操作信息化养猪。
审好公文写作的题目,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可以将落笔成文的大体内容在阅读给定材料之前便了然于胸,这样再去梳理给定材料,针对性和准确性可以有极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