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2015国考面试免费测评
课程推荐:2015年国家公务员"99元"面试课程
湖北分校申论组 张玉霞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很多考生开始焦灼不安的等待阅卷结束,也有大量的学员致电授课老师,询问命题特征及答题思路,这当中尤以申论作文咨询量最大。为了解答考生疑虑,现对2015年国考公务员考试省部作文题目给出详细解析。
“给定资料6”中划线句子写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从题目设问方式来看,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虽然题目要求中提到了自选角度,但是同时限定了参考“给定资料”,在角度的选定上,不能脱离材料,立意在宏观层面需与命题人一致,微观上可有个性化。结合对题目中提到的划线句子“‘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的理解,可以看出,这句话实质上在探讨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科技将具备人性”这句话也明确给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确定了立意之后,我们需要通读全篇材料,通过对材料结构的分析和内容的把握,加深对立意的理解,以便做到“见解明确、深刻”。材料共6个,材料1通过三个具体案例以及马克思的论述告诉我们科技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社会关系,材料2主要阐述了G教授的观点,以农民工与科技为例,探讨科技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材料3介绍了制博会的盛况,材料4分别列举了我国在高铁、空中飞行网络和装备制造业方面取得的技术成功,材料5涉及科技与人性的平衡,材料6继续讨论科技和人的矛盾关系。通过总结段落大意可知,本套材料采用的是分总的结构,材料1—4是并列关系,材料5、6提出了总论点,结合题目中的“科技的生命化”,可知中心论点应该在于科技人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分论点的设置方面,有两个方向较佳,一是分析科技人文化的原因或必要性,二是论述科技人文化的积极意义,在此需要特别注意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的论证关系,由于作答要求中提到“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在论证方面,可多联系实际,大量举证材料以外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