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务员面试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面试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禁令年

湖北华图 | 2014-02-03 23:09

收藏

  热点概述

  去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2013年也因此被公务员称为“禁令年”。近日,新京报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北京、黑龙江、江苏、福建、陕西等省份随机抽取了100位公务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受访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之前可以收到一些购物卡、烟酒之类的礼品,2013年后却没有收到任何礼品的受访者占到了79%。有93位受访者还表示“公务员不好当”。(1月9日《新京报》)

  理论链接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六、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七、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八、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六项禁令

  一、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大力精简各种茶话会、联欢会,严格控制年终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单位之间不搞节日慰问活动,未经批准不得举办各类节日庆典活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一律不准用公款送礼、宴请。各地都不准到省、市机关所在地举办乡情恳谈会、茶话会、团拜会等活动,已有安排的,必须取消。各级党政干部一律不准接受下属单位安排的宴请,未经批准不准参与下属单位的节日庆典活动。

  二、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律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包括各种提货券。各级党政干部不得以任何理由,包括下基层调研等收受下属单位赠送的土特产和提货券。各级党政机关要严格纪律要求,加强管理,杜绝在机关收受和分发土特产的情况发生。

  三、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把关,严于律己,要坚决拒收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禁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借机敛财。

  四、严禁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各地各部门不准以各种名义年终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不准违反规定印制、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卡);不准借用各种名义组织和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不准用公款组织游山玩水、安排私人度假旅游、出国(境)旅游等活动;不准违反规定使用公车、在节日期间公车私用。

  五、严禁超标准接待。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参加会议、检查工作等,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要求执行。

  六、严禁组织和参与赌博活动。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赌博的严重危害性,决不组织和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

  模拟问题

  去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2013年也因此被公务员称为“禁令年”。近日,有媒体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受访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近八成公务员未收到任何礼品,超九成坦言“公务员不好当”,甚至因“整风令”考虑离职。请针对这个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引领着中国领导新风尚,中国政界新气象。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从预防“舌尖上的浪费”到治理“车轮上的腐败”,一系列自下而上的规定与禁令,均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但是,也有部分公务员表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坦言“公务员不好当”,针对这个现象,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中央出台的各项规定、禁令,目的是营造“官员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社会新风气,塑造官员“洁身自好、廉洁自律、身正心清手净”的行为规范。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清新、人际关系清纯;有力地把“官风正民风淳,官风清民风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和具体工作中去。 “禁令年”反映了各级防腐治贪的决心和行动,这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给公众传达的信号。说明各级的反腐治贪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而是落实到了行动上,贯彻到了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中,摒除了一些人的非分之想。

  第二,这些严党纪树清风的规章制度,打掉了那些本不该有的福利,消除那些百姓反映强烈的特权,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人民心声,让公务员职业回归本来意义,让权力回归公共服务的本位,让公职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民。

  第三,我们要看到这一年发生的可喜变化,可以说,在反腐倡廉、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不仅贪腐者被发现、被惩处的概率大大提升,许多公务员的“灰色收入”、隐形福利也在被不断压缩,从烟酒到购物卡,从月饼大闸蟹到贺卡挂历,从各种“意思”到各类饭局,纷纷少了、没有了。这是前所未有的政坛新气象,如此风正气清的一年让人鼓舞。

  第四,尽管“禁令年”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可是最近网络上公务员的吐槽风,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禁令出台后,部分公务员坦言“公务员不好当”,一方面说明这些禁令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公务员官本位思想严重,一些官员的利益依赖还难以戒除。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公务员都是没有找准干部的定位,作为人民公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一味地为自己收入上着想。对于那些因为“禁令”的约束考虑离职的公务员,本身就不适合当公务员,借着“禁令”的威力,清除一些不适合的公务员,未必是一件坏事。

  因此,要想真正打造一支思想纯洁、作风纯正、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为廉政中国奠定坚实基础,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一方面,加强理念引导和思想教育,让身为公务员和领导干部者,树立公心,想问题做事情首先从群众利益、社会公益立场去考虑,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另一方面,继续严格执纪、加强监督。“禁令年”应该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作风转变。

  且让我们撇去一切浮华,美美地过一个清新淳厚的中国年。

  推荐阅读: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免费测评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个性化专岗专训指导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