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务员高分技巧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高分技巧

云燕燕: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新思路(上)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2013-10-16 17:43

收藏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新思路(上)

  近几年来申论考察的方式越来越灵活化多样化,对于考生来说也应该转变备考思路,针对考题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迎战。

  在复习备考的时候,我们不仅应该做真题,多练习,更应该多思考,多比较,分析考情的变化和历年考题材料之间的关联性。下面我们将近几年考题的变化进行整理,为大家复习备考提供一些新的方向。

  申论考察变化一、全局视野

  申论材料和考题涉及面更加具有广泛性,尤其是要求考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民族观,甚至是会涉及到一些相对敏感,广大考生以往认为不会考察的政治性主权方面的话题。比较典型的是2013年国考省部级第三大题:

  三、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综合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切合主题;(2)准确全面,逻辑清楚;(3)表述生动,对象明确;(4)总字数400-500字。

  表面上看,这是一道讲解稿的应用文写作类考题,写作目的是向游客宣扬妈祖文化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其意义。但深入阅读材料我们会发现给定资料4的最后一段举了一个“从台湾赶来的某女士”的例子,并提到“妈祖圣象的落成将加强两岸文化交流”,联系到后文的“海外还有游子没有归家,他们还需要神灵护佑,还需要妈祖守望。”和“让我们借妈祖之名,以亲情的名义祈祷四海归一,天下一家吧!”不难理解,这里“没有归家”的“游子”指的不是别人,就是台湾,而所谓的“四海归一,天下一家”就是台湾的回归与祖国的统一。妈祖文化是祖国大陆和台湾所共有的一种文化信仰,是两岸统一的文化纽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岸的统一才是这道题目考察的真正目的。而作为考生,要有起码的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道真题,以同一的文化作为切入点,考察同源的两岸必然统一这个话题,那也许以后命题人还能从其他的角度——如历史的角度——考察西藏问题,新疆问题,蒙古问题等等。因此考生一定要全局视野,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能够透过材料看到命题人隐含在背后真正的考察目的。

  申论考察变化二、国际视野

  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申论考察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这五位一体的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考题多半围绕国家内部环境上的问题,几乎不涉及对外或国际环境的问题。即使在材料中涉及到一些外国的事例,更多的是为了给国内的问题解决提供经验或教训。例如2011年国考省部级第二大题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这道真题虽然在材料中提到三条外国河流的生态危机和三个国家的治理举措,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考生提出我国治理黄河的正确举措而服务的,归根结底还是以国际作为借鉴解决国内问题。

  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申论出现了新的考察变化——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趋势。2012年915联考的申论真题中,材料1-4主要讲德国歌德学院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孔子学院在对外汉语传播的过程中的成长与问题;材料5以深圳为例,谈它怎利用传统文化的复兴从”文化沙漠“成为“文化绿洲“;材料6讲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借语言为载体对外进行文化推广;材料7谈网友AB的对孔子学院的不同观点和态度;材料8则谈到中国的“文化逆差”现象。材料6中曾提到德国先哲莱布尼茨对中西方文明的期待:“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表面上看似乎是在谈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融合,但通读材料就会发现这一年考察真正的主题不再是国内应该怎样,而是怎样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扭转“文化逆差”的现象,而其中的一个方法正是前文所提到的孔子学院,以汉语言对外推广作为载体,向世界上其他国家传播中国文化。

  这也意味着,我们申论的考题不再局限于国内环境,而考生更应具有前瞻性,不仅关注国内环境,更要关注国际环境,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展战略部署。这次申论考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推广,下次可能考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中国的国际网络活动等等。这意味着新时代的公务员,既要有国内的全局视野,又要有全球化的国际视野。这两点都应作为考生备考的新思路、新挑战予以重视。

  相关阅读: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网站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