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中国骑兵的历史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骑兵日趋重要的反映。但当时骑马非常辛苦,只能依靠双腿的力量夹紧驰骤颠簸的马匹以保持自身的平衡。西汉中期,中国西南边陲的滇国骑兵就已普遍使用一种特殊的马镫。它使人们上马和骑乘时有了一个很好的着力点。马鞍前沿两侧各系有一根下垂至马腹前侧的绳子,绳端结成圆圈状,骑马者双脚的大拇指各伸入一圈,蹬向马腹前方。这种绳圈式马镫的图像时常出现在滇国的青铜器上。3世纪左右,一种更为方便简洁的上马搭足用的铁马镫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出现,长沙金盆岭西晋墓骑马陶俑的单马镫正是再现了这段历史。这些陶俑的马镫仅出现在左侧,而右侧没有,而且乘马者的脚也没有踏在镫里,表明这个马镫是供上马时蹬踏之用。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马镫晚于骑兵而出现
B.最早的马镫是青铜材质的
C.西晋时的铁马镫只在马的右侧
D.西汉骑兵使用只供上马的马镫
3、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前三句“中国骑兵的历史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西汉中期,已普遍使用一种特殊的马镫”,符合文意。B项在原文找不到对应信息,属于无中生有。C项对应“这些陶俑的马镫仅出现在左侧,而右侧没有”,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文意。D项对应“它使人们上马和骑乘时有了一个很好的着力点”,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点击查看答案>>
扫码关注湖北华图微信公众号
后台回复【每日一练】查看更多湖北公务员试题和招聘
(每日更新备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