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10月份发布公告,10月下旬报名,考生应及时备考,做好考试准备工作。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同步发布2022国家公务员相关资讯,广大考生可【Ctrl+D】收藏此页面!
国家公务员_江苏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国考考情:2022国考先人一步
暑假作业:2022国考公安专项上岸计划-暑假作业
2022国家公务员报名方法:
1、点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华图人事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2、后台回复:2022国考,进入2022国考报名入口
为保证随时看到最新的网页内容,请在每次使用本系统前,按以下步骤操作:
(1)请点浏览器上方菜单的[工具]-[Internet选项];
(2)在“常规”页“浏览历史记录”栏中点[设置];
(3)在“检查网页的较新版本”栏中选“每次访问网页时”选项;
(4)点[确定]-[确定]。
下列关于法律基础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时,优先适用法律原则,再适用法律规则
B.法的渊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C.法的公布与法的实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实践中法的公布日期即法的实施日期
D.当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出现效力冲突时,一般解决原则是新法优于旧法,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
A项:法律原则是集中反映法的一定内容的法律活动的指导原理和准则,内容抽象。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时,优先适用法律规则,再适用法律原则。A项排除。
B项:法的渊源即法律的来源,是指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为寻求行为的根据而获得具体法律的来源。法的渊源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真实来源、根据和发源,是指法产生于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指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法的渊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B项正确。
C项:法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将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公布于众。法的实施是指法律生效,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法的公布与法的实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践中有些法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公布日期即实施日期。但是有些法律本身规定具体生效时间或者规定法律公布后一定期限开始生效,意味着公布日期并不是实施日期。C项排除。
D项:当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出现效力冲突时,一般解决原则是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D项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大多数考生在准备申论考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的题型,比如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综合分析类题型应该如何备考呢?华图教育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妙招。
第一步:审准题
其实做任何题目之前,审准题和审好题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只有审准题的前提下,同学们才能够明白出题人考察的意图,以便于我们去材料中寻找和梳理出答案。当然,通过学习华图教育的相关知识理论技巧,就会拥有审准题的能力。
1.要素分析题:
(1)题型判断:分析对象一般是对题干中的要素进行分析,如出现分析+对象+要素。
(2)作答思路:
①概括:通过概括的方法将相关要素梳理出来。
②推断:在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断,推断的内容方面是从已知到未知的。主要有两种推断形式,如通过问题及原因推断出对策以及通过对比推断各类要素。
如:概括:看到天空乌云密布(已知的)推断出:暴雨即将来临(未知的)。概括:我国目前缺乏...标准体系(已知的问题)推断出:我国目前需要完善....标准体系(对策);
2.词句理解题:
(1)题型判断:分析对象一般是材料中一句话/词组/词;题干中会出现“解释、理解、含义”等关键词。
(2)作答思路:
①解释或揭示句子或词的表层概念和表现:当给定句子/词组/词含义不明确时,要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内容解释抽象概念;当给定句子/词组/词含义明确时,可以换一种说法去揭示其概念含义即可。
②解释其深层含义,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阐释给定句子/词组/词的内涵,多数情况下会从分析其问题、原因、影响、重要性、必要性等角度进行展开,但具体分析哪些内容还是遵从材料。并且关注材料中是否有对策,如果没有的话就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问题或原因推对策。
如:“人口诅咒”是指:我国制造业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口红利出现问题,企业面临着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解释含义)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不重视技术,持续发展能力缺失。例如盛昌这样的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代工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艰难维持甚至破产。(多角度分析原因、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进行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A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很好的范例。(提出对策)
3.评价分析题:
(1)题型判断:对材料中出现的观点(或现象),请你进行评价,谈看法、认识、见解。
(2)作答思路:
①表达观点(表态):结合材料内对此观点/现象的看法,表达出相应观点,如正确/错误/辩证看待。
②论证观点(论据):找出判断观点的理由并且在答案中体现,材料中的对表态有利的信息都是要找的论据。
③得出结论:可针对观点(或社会现象)提出简单对策;可再次对观点进行肯定或总结。
如:一种认为不值得鼓励;一种认为不必紧张,听之任之即可。二者都有合理之处,但都不全面。(表达出观点)一方面,说不值得鼓励有其合理之处:1.网红成名过于轻巧,不具备传统文化名人的实力,会损害主流价值观;2.部分人为博眼球,发布三俗内容,扰乱文化市场,限制产业发展,甚至催生违法犯罪。(论证合理的观点)另一方面,说不必紧张,可听之任之,也有其合理的一面:1.是“时尚文化”,是“名人效应”在互联网社会的变体;2.带来商业价值。(论证不合理的观点)对此,1.要加强监管,对网络市场采取高压态势,对情节严重的予以关停;2.从业人员应当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身作则,加强自律;3.百姓要主动举报身边不良网络文化行为。(提出对策)
第二步:找要点
综合分析题找要点方面,首先需要结合给定资料,去寻找与作答对象有关的要点,可以通过华图教育中要素词,关联词,首尾句,观点句等方法和原则找到相关要点。
第三步:整理加工
1.内容层面:用归纳的方法合并同类项,同一层面的内容分层归纳进行呈现。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职位表|笔试时间汇总
笔试关键词 | 点击查看 | 公告预约 |
公告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 公告预约 |
法律法规汇总 | 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的法律法规汇总 | 公告预约 |
报名登记表和推荐表 |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报名登记表和推荐表下载 | 公告预约 |
职位表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 公告预约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_湖北 | 公告预约 | |
报考指南 | 2022年国家 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 公告预约 |
考试日程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日程 | 公告预约 |
考试大纲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汇总 | 公告预约 |
大纲解 析会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解析会 | 公告预约 |
专业目录 | 2022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专业及相关专业一览表 | 公告预约 |
报名时间 | 2022年国家公务员 考试报名时间 | 公告预约 |
报名入口 | 2022年国家公务员 考试报名入口 | 公告预约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_湖北 | 公告预约 | |
报名数据 |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全国各省报名人数每日统计汇总 | 公告预约 |
报名流程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 | 公告预约 |
报考条件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 公告预约 |
缴费时间|入口 | 2022年国家 公务员考试缴费时间|入口 | 公告预约 |
准考证打印入口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汇总 | 公告预约 |
考试时间 |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 公告预约 |
乘车路线及考场分布 |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乘车路线及考场分布 | 公告预约 |
各省(区、市)人事考试机构咨询电话和信息 | 2022年各省(区、市)人事考试机构咨询电话 | 公告预约 |
报名照片调整 | 公务员报名照片在线调整 | 公告预约 |
国考交流群 | ![]() |
公告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