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通论篇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一老子 《道德经》2.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一唐 李世民《帝范》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刘禹锡 《浪涛沙》
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毛泽东 《忆秦娥娄山关》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周易系辞下》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孔子 《论语:卫灵公》7.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诗经》
02辩证篇
1.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一唐 杜荀鹤《泾溪》
2.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一南 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见骥一毛, 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战国.尸佼《尸子》4.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孙武 《孙子兵法:虚实篇》
03政治篇
(一)政治篇之论修身
1.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一一宋:王安石 《洪范传》2.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苏轼 《范增论》
(二)政治篇之论信念
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一一《吕氏春秋:诚廉》
2.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三)政治篇之论笃行
1.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一一明刘基《拟连珠》2.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一《尚书周书周官》
(四)政治篇之论治国:
1.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一老子《道德经》
2.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宋 《二程语录》
(五)政治篇之论法治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一-《韩非子.有度》2.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一- 一《韩非子诡使第四十五》
04经济篇
(一 )经济篇之论创新
1.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一-《周易》
2.苟日新,8日新,又日新。-一《大学》
3..不日新者必日退。一-北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
(二)经济篇之论人才
1.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一-班固 《汉书》
2.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一- -白居易《策林:辨兴亡之由》
(三)经济篇之论发展
1.万仞高山,始足于稳。- 一-俗语
2.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史记》
05社会篇
(一)社会篇之论民生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尚书五子之歌》
(二)社会篇之论管理
1.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一《 答福建巡抚耿楚侗》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管子牧民四顺》
(三)社会篇之论道德
1.德不孤必有邻。一《论语》
2.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一一《左传隐公六年》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俗语
(四)社会篇之论合作
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汉 崔驱《达旨》
2.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一-东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
06文化篇.
(一)文化篇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一《管子牧民.四维》2.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一李大钊《青春》
(二)文化篇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劝学)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庄子养生主》
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一唐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三)文化篇之论文化发展
1.-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古今 贤文(合作篇)》
2.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一一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
07生态篇
(一)生态篇之论生态环境保护
1.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范晔 《后汉书丁鸿传》
2.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一- 唐 张说《下江南向夔州》
(二)生态篇之论节约型社会建设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李商隐 《咏史》2.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