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事件 | 交战双方/经过 | 影响 |
1916.2.21 | 凡尔登战役 |
德国、法国 “绞肉机”和“人间地狱”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
1939.9.1 | 波兰战役 | 德国、斯洛伐克、苏联、波兰(“闪电战”“幻影突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 |
1940.5-6 | 法兰西会战 |
德军、法国、英国 (“悲情马奇诺”) |
法国失败。(原因:失败主义泛滥,军事思想落后,对装甲部队快速突击认识不足,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
1940-1941 | 不列颠之战 |
英国,德国 (“血洒长空”) |
英国的胜利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中立”政策的美国站到英国一边,促进英美联盟;首次空战战争 |
1941.9.30 | 莫斯科保卫战 |
苏联,德国 “犁不开的冻土” |
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促进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德军在二战中首次失败 |
1941.12.7 | 日本偷袭珍珠港 |
美国,日本 (“平地惊雷”) |
彻底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轴心国在全世界的覆灭;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范围扩大 |
1942.4.19 | 仁安羌大捷 |
中英联军,日军,发生在缅甸战役 (中国远征) |
中国远征军以少胜多首次在境外取得的胜利 |
1942.6.4-6.7 | 中途岛战役 |
美国,日本 (“折戟沉沙”,“情报的胜利”) |
改变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利于盟军的转折;日本海军350年来第一次决定性败仗 |
1942.6.28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德国,苏联 “乾坤逆转”,德军“火星行动”,苏联红军反攻“钳形攻击”,“天王星行动”,解围行动“冬季风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是近代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
1942.8.7 |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
美国,日本 “瞭望台行动”,“血肉之路” |
日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
1942.10.23 | 阿拉曼战役 | 北非战场,德国指挥非洲,英联邦“打开胜利之门” | 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使纳粹德国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和中东油田的希望破灭;结束了非洲军团攻势;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 |
1945.4.16 | 柏林会战 |
苏联,德国 “帝国覆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要战役;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战役过程中自杀;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德国无条件投降;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灭亡 |
时间 | 事件 | 交战双方/经过 | 影响 |
1916.2.21 | 凡尔登战役 |
德国、法国 “绞肉机”和“人间地狱”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
1939.9.1 | 波兰战役 | 德国、斯洛伐克、苏联、波兰(“闪电战”“幻影突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 |
1940.5-6 | 法兰西会战 |
德军、法国、英国 (“悲情马奇诺”) |
法国失败。(原因:失败主义泛滥,军事思想落后,对装甲部队快速突击认识不足,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
1940-1941 | 不列颠之战 |
英国,德国 (“血洒长空”) |
英国的胜利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中立”政策的美国站到英国一边,促进英美联盟;首次空战战争 |
1941.9.30 | 莫斯科保卫战 |
苏联,德国 “犁不开的冻土” |
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促进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德军在二战中首次失败 |
1941.12.7 | 日本偷袭珍珠港 |
美国,日本 (“平地惊雷”) |
彻底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轴心国在全世界的覆灭;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范围扩大 |
1942.4.19 | 仁安羌大捷 |
中英联军,日军,发生在缅甸战役 (中国远征) |
中国远征军以少胜多首次在境外取得的胜利 |
1942.6.4-6.7 | 中途岛战役 |
美国,日本 (“折戟沉沙”,“情报的胜利”) |
改变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利于盟军的转折;日本海军350年来第一次决定性败仗 |
1942.6.28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德国,苏联 “乾坤逆转”,德军“火星行动”,苏联红军反攻“钳形攻击”,“天王星行动”,解围行动“冬季风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是近代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
1942.8.7 |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
美国,日本 “瞭望台行动”,“血肉之路” |
日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
1942.10.23 | 阿拉曼战役 | 北非战场,德国指挥非洲,英联邦“打开胜利之门” | 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使纳粹德国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和中东油田的希望破灭;结束了非洲军团攻势;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 |
1945.4.16 | 柏林会战 |
苏联,德国 “帝国覆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要战役;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战役过程中自杀;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德国无条件投降;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