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汇编 第08套 论述良好情绪的标志及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两个问题,首先是良好情绪的标志,其次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有时候,题目也会出教师如何维护自己的情绪。答案与这一题的答案相似,只要替换主语就可以。 【参考答案】(1)良好情绪的标志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些学生常常为集体的荣誉而欢乐,为学习成绩的降低而惭愧,出现这种情绪反应是适当的,缺乏这种情绪反应则是不正常的。当然,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也要通过引导以达到文明的水平。 其次,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情绪的过度强烈和过度抑制都是不正常的。再次,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当引起愉快、欢乐情绪的客观情境已经转移,而在进行另外一项活动时,学生仍然沉浸在愉快、欢乐之中,这是不适当的。长时间陷入消极情绪中的学生,学习效率会受到影响。 最后,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情感表现还是比较外露、易激动的,但其情绪体验逐步深刻。例如,学前儿童会因为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划而感到愤怒,小学生则可能了解到实际原因而产生失望感。 (2)教师帮助学生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教会学生调节情绪的紧张度,就要使他们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比如,有人用座右铭“忍”字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感情用事,以防止或缓和激动的情绪;沮丧时,想一想过去愉快的情景,消极的情绪也能得到一些缓解。 其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学生不适宜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情绪体验而引起的。学生考试、公开发言都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这是因临场经验不足造成的。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性情境,即从不紧张到较为紧张,最后再到更高一级的紧张环境,使学生积累各种情境下的情绪体验。 再次,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免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发现问题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多角度、多侧面地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有助于学生的情绪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再再次,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学生能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線,因此传授学生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如当学生被不良情绪困扰时,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暂时离开引起不良情绪的情境;如果学生的情绪反应超过了适度的量,这时与其“堵”,还不如“疏”,即合理宣泄法;还可以采取自我暗示法等。 最后,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同时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不良情绪的困扰,从而找到合理宣泄的渠道,这也有助于增强其心理抗压力。 |
①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 务 员 事 业 单 位 教 师 考 编 华 图 题 库微信公众号。
②关注回复“刷题”获取更多试题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