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 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采取的改变会议 “航向”的方针是:
A.“和平共处”
B.“一国两制”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万隆会议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殖民者参加、由亚非 29 国自己举行的大型国际会议。 会 上错纵复杂的斗争是不言而喻的。周恩来在会议将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一言九鼎,以“求 同存异”这四个字,扭转了会议的航向。在周恩来以退为进、求同存异、通情达理、豁达大 度、平等坦诚的努力与感召下,万隆会议通过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相处十项 原则”,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正如当时的美国记者鲍大可所评论的那样:“周恩来并不打 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A 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在处理中印、中缅关系时首次提出,并与印度 100 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共同首倡的。1953 年 12 月 31 日,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明确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 出,并于 1954 年 4 月 2 日写进中印两国政府关于在中国西藏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序言中。 1954 年 6 月中旬,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普遍 准则。但是并没有起到改变万隆会议航向的作用。A 项错误。 B 项:1981 年 8 月 26 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时,首次公开提出解 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 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国两制由邓小平提出,不是周恩来。B 项 错误。C 项:平等互利原则是国际私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指国际私法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 等的,经济上是互利的,它要求在处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时候,应从有利于发展国家间平等互 利的经济交往关系出发。它是国与国之间处理对外关系时必须遵守的共同原则。它并不是周 恩来提出来的。C 项错误。
A.“和平共处”
B.“一国两制”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万隆会议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殖民者参加、由亚非 29 国自己举行的大型国际会议。 会 上错纵复杂的斗争是不言而喻的。周恩来在会议将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一言九鼎,以“求 同存异”这四个字,扭转了会议的航向。在周恩来以退为进、求同存异、通情达理、豁达大 度、平等坦诚的努力与感召下,万隆会议通过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相处十项 原则”,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正如当时的美国记者鲍大可所评论的那样:“周恩来并不打 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A 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在处理中印、中缅关系时首次提出,并与印度 100 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共同首倡的。1953 年 12 月 31 日,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明确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 出,并于 1954 年 4 月 2 日写进中印两国政府关于在中国西藏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序言中。 1954 年 6 月中旬,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普遍 准则。但是并没有起到改变万隆会议航向的作用。A 项错误。 B 项:1981 年 8 月 26 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时,首次公开提出解 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 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国两制由邓小平提出,不是周恩来。B 项 错误。C 项:平等互利原则是国际私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指国际私法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 等的,经济上是互利的,它要求在处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时候,应从有利于发展国家间平等互 利的经济交往关系出发。它是国与国之间处理对外关系时必须遵守的共同原则。它并不是周 恩来提出来的。C 项错误。
①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 务 员 事 业 单 位 教 师 考 编 华 图 题 库微信公众号。
②关注回复“刷题”获取更多试题和资料。